不是這兩人有登高吹涼風的癖好,只有這裡,才無人能偷聽到他們的談話。
太子殿下雷厲風行,只過一天,就讓皇上下了聖旨,果然讓尹陶繼承了成國公府,得到“成郡王”封號,另外是萬戶食邑。
“成郡王,你也是皇子,可這一輩子只得這個清貴之名,你可是心甘情願?”趙東旭看著尹陶認真道。
尹陶抿唇一笑:“先生怎不知我,京中雖然繁華,並不是我心所向。
再說我也不是隻得清貴之名,有萬戶食邑,有一片封地,而且還是世襲罔替,子子孫孫都有飯吃。”
提起尹陶的封地,趙東旭呵呵笑起來:“你的封地在新北府,食邑也在那裡,掰著手指頭算恐怕也湊不齊萬戶。”
不過能得世襲罔替,也算是皇上的一片愛子之心。
可新北府剛剛經歷過旱災兵亂,流民四散,十室九空,這樣的場景不要說徵收食奉,恐怕還需要掏腰包發放救災糧。
尹陶露出一絲苦笑:“我當年也曾經喪母失父,自幼流離轉徙,雖然一為天災,一為人禍,其實又有什麼區別。”
尹陶幼年喪母,隱居鄉野,是因為皇室奪嫡。
新北府先遭旱災,再遇兵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奪位。
高高在上的皇位,早已經沾滿鮮血,冤魂無數。
誰想覬覦,都是需要用人命填寫,這一次朝廷跌宕,皇室內也有數人牽連其中,丟了性命。
說起來皇室宗親也不無辜。
尹陶冷笑,透過這次參與奪位,他查到當年他跟親生母親半路被人劫殺,就有宗親的影子在。
甚至還有當時的嫡母,現在居於後宮主位,太子燕子宇生母,皇后娘娘的推波助瀾。
自己再留京城,以後恐怕難脫皇后的猜忌。
看過新北府流民的悲慘遭遇,他已經對權力有著深深忌憚,為了那個位置,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犧牲品。
趙東旭看著尹陶欣然一笑,不過一年時間就如同換一個人似的,才十八歲就洞察世事,果斷放棄炙手可熱的權貴。
他點頭道:“為師也是支援你離開朝廷黨爭,回去領地。學醫只能救一卒一命,而身居高位,心有憫農之情,就能造福一方。”
尹陶看似風光無限,其實步步危機。
以前皇上把梧君閣給了尹陶,本是補償寬慰之意,沒想到會在政變中起到關鍵作用,如此一來肯定會被太子看上。
要是尹陶還想留在京中公開皇子身份,那就要被太子忌憚。
最好是現在趁著皇上對尹陶還有憐憫之心,藉機退離皇權爭鬥,能保一世平安。
要是能掌握住梧君閣,再得兩代皇帝的信任,那就後世無憂了。
尹陶見先生能支援自己,心中一寬。
他無心皇位,但是擔心周圍人不死心,自己就會被裹挾其中。
“先生,我讓人從宮中花房找了些花種,你讓人送到萬寧鎮去。短時間裡我回不去的,不能誤了花期。”尹陶此時面露輕鬆。
趙東旭知道是送花種去秦家村江家的。
他微一遲疑低聲道:“郡王,恐怕皇上留你在京,除了新北府的王府沒有修好,還要給你定親。”
尹陶已經十八,宮中早有訊息傳出來,要給郡王擇親。
要是皇上有指婚,肯定要辦過婚事再走。
聽到說自己婚事,尹陶眸光轉暖:“我已經給太子說過,無論是京中官員,還是皇室宗親,我一律不娶。我放棄公開皇子身份,就是要徹底擺脫權勢羈絆,不陷入任何黨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