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人幫忙插完秧,就全部聚到江家偏院,進行重要的脫粒工作。
院子裡堆滿院子的稻草,寬大的脫粒機前,十幾個青壯踩著踏板,帶著鑲嵌鐵圈的木輪飛快旋轉。
脫粒機是新東西,使用者只需要將手中的稻草往木輪上一放,上下翻動,幾息間就能將稻粒從稻草上拽下來。
其他人就在旁邊遞稻草,脫粒之快,一個踩板的男人需要五人抱草才伺候得過來。
場中人喊馬嘶,來回跑動。
這也是江團在做絞盤壓香桶時,讓鐵匠打製的稻麥兩用脫粒機,把原本是重體力活的打穀,變成女人孩子也能幹的事。
在秦家村人眼中,江家所有的東西都是那麼新奇,又是那樣的眼熱。
江家現在弄成的滾筒式脫粒機,不對外售賣,秦家村裡的人也不需要自家置辦。
只在農忙時來江家幫忙做事,就能換取幾天耕牛,農具的使用權。
半月前收麥時,他們就在秦光的安排下,排好收麥時間,全村依此使用過脫粒機。
此時來看熱鬧,就為江家的早稻。
十畝水稻只用兩個時辰就脫粒乾淨,甚至連稻草都被打捆綁成草垛。
青山院的前院裡,何員外正坐著喝茶,人雖然沒動,也讓身邊小童去偏院打探過幾次。
他心急啊,在等待第一季早稻會有什麼收成。
秦光秦奇等人聚在一起,把專門分隔出來的十畝稻粒過磅,五千八百斤。
除去少量雜質水氣,至少收成是五千斤以上,那就是早稻畝產是五百斤。
雖然早有準備會聽到好資料,可這個斤兩還是讓每個人都沒有想到。
平時他們的稻子也就三百多斤,遇上好年份,肥水給得足能偶爾四百斤,那已經是十年難遇了。
可江家這一季就是五百斤,實打實十畝都如此,如何不讓他們心驚。
最心驚的還是江青山。
江團在小田中培育著雜交水稻種。
是他帶著趙二牛,景陽、景祥單獨收割,脫粒的。
五畝稻,全部畝產達到六百斤以上,簡直讓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稻穀也單獨收起來,那些就是嬌嬌說的第一代雜交稻種。
至於產量,那是江家的秘密。
而眼前這些畝產五百斤的稻子,都是去年在旱稻田裡培育出來的稻種。
跟往年種植的區別,多了揚花授粉這個過程,還有就是肥水足。
現在江家有獨臂趙老頭專門養牲口,牛馬騾子十幾頭。
每天趙老頭除去晚上用稻糠草碎墊圈,白天放牛上山也會糞筐尿桶的帶著。
只要一看見牛翹尾巴拉屎拉尿,趙老頭就拎著桶就衝去接住。
屎尿糞水一滴都沒有浪費過,全倒在糞池裡漚肥。
雖然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直接增加一百斤的畝產,還是有稻種的原因。
秦奇他們看著第一季就是五百斤的畝產,再想想江家田裡又插上的秧苗,那是一季晚稻。
再過一百天,江家就還有一季稻子要收。
要是再收五百斤稻子,哪怕只是三百斤,那……那就是畝產八百斤了,一年就當三年收成。
只是稍微盤算,這些老農家的眼睛頓時都綠了。
前院裡,何員外身穿清涼長衫,手搖蒲扇依然汗水滾滾,他是興奮激動成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