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雖然奔波辛苦,只過了三天,秦家村就迎來披紅掛綵、打扮一新的迎親車隊。
三輛馬車緩緩停在江家青山院外,爆竹喧天,鑼鼓齊鳴,秦家村男女老少都來了。
何員外主持婚禮,青山院燈火通明,院子裡二十張桌子堆滿碗碟酒水,院外還擺起長桌流水宴。
江青山不收禮金,不拘本村外村,一句吉祥話就可以坐下吃一頓。
人一多,端菜跑堂的,還是支客迎送的來來往往,笑聲,鬧聲沸騰了半邊天。
大紅的燈籠,大紅的廊簷,大紅的門柱,青山院變成紅彤彤的大染缸,在每個人的臉上都染上喜慶。
青山院裡,傅雲軒跟他岳父江南山並肩坐了主桌,他現在是舉人老爺,秀才出身的何員外從旁相陪。
江景文是童生,現在也是能坐主桌,有地位的男人。
柳家兩個舅舅,還有柳鐵頭也來了。
他們都是沒什麼世面的山裡人,不願意到主桌來跟一群“大人物”在一起,夾在秦家打雜幫忙的人裡面幹活。
熱鬧人群裡,江團心中忐忑不安,路攸沒有來送親。
以江景陽的說法,是被他娘榮氏扣下了。
誰也沒有想到,在榜單出來的當天,路府難得閤家團聚。
飯桌上,路攸對路遠提出這個要求。
路攸說他要來江家提親,路府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當時傅雲軒也在路府,驚得差點丟了筷子。
上次縣試案首,路攸就說過此話,那時誰也沒有當真。
兩人一個在萬寧,一個在西陵,可能從今都再無往來,就連榮氏都沒有放在心上。
後來江景陽跟路蘭君定親,這話就更被其他人忘了。
現在迎親隊伍已經在來的路上,路府上下也已經鋪紅貼喜,路攸才突然冒出這話。
路遠氣得臉色發青,榮氏差點暈厥,就連一直跟榮氏不對付的祁氏,此時也反對路攸的想法。
路家是官宦人家,路攸雖然是庶子,現在也是半隻腳跨進衙門的人。
即便不在同樣在官宦人裡面選一門大家閨秀,也不可能兄妹倆嫁娶一家,以後如何在官場同僚中立足。
這不是在鬧笑話嗎?
為防止路攸送親說出丟臉的話,做出什麼出格的事
在花轎出門時,他被反鎖房中,沒有放出來。
送親人換成路千斤。
他是已經娶妻的人,聽到路攸的話只感覺好笑又有些期待。
婚姻講究個門當戶對,他娶的就是府衙主管漕運的官女。
路千斤是見過江團的,雖然是農家女,容貌還算不俗。
最主要的是,這次他已經打聽清楚了,除去白酒蒸餾技術,江家還有紗坊。
只可惜現在就十人的小卷,要是自己給爹孃說一聲。
讓江家女以紗坊作嫁妝帶進路府,自己將之收為公中,運作成大坊,就可以給路家再添個產業。
所以,他自然不會對庶弟的婚姻大事有意見。
反正以後路家的產業都是自己的,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