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闊別多年的王府,甚至還被帶上了回京的隊伍。
原本應該一切順利,卻沒有想到,居然會在城外遇到了福王的部隊,這就太出乎預料了。
顧明茜心頭打鼓,她本就是冒名頂替,心慌得很,再問孔嬤嬤,發現她對鐵甲軍的事一無所知,更是慌了手腳。
“怎麼辦?父王已經生氣了,如果出了什麼意外,那可如何是好?”說著去搖孔嬤嬤的手:“嬤嬤你再仔細想想,當真沒有看到鐵甲軍的事?”
“沒有,真沒有。我也納悶兒了。”孔嬤嬤硬著頭皮說到:“事到如今,只能見機行事。”
抱著忐忑的心情,顧明茜主僕戰戰兢兢地等待父王打探的訊息。
好在魏王手底下也有不少能人,不過一天,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線索。
“竟是一道人,夜觀星象,發現國運有變,急急忙忙下山想要求見皇上。卻被福王的人正好遇到,這才連哄帶騙帶去見了福王。”回來的人對魏王說:“福王最開始聽了他的話,並不相信,反而大怒,以為他在危言聳聽。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派了人留意京中訊息。果然沒過多久,太子便薨逝了,這讓福王不得不信。又從道人口中得知,太子暴斃,皇上氣急之下,沒過多久,居然也駕崩了。由於皇上駕崩太過突然,幾位年長王爺們都遠在封地。留在京中的皇子皇孫們,不是太過年幼,就是太過無能,幾番相爭之下,竟然控制不住態勢,搞得民亂四起。幾位王爺也被害身亡,至此天下大亂,徹底沒了章法。父王一聽,這還了得?便不顧一切帶兵救駕,想要把一切災厄消滅在萌芽階段。”只是沒有皇命便直接帶兵駐紮在皇城外,這種行為,到底太過荒唐了。
魏王聽了屬下報告,心中卻是很快就相信了。
難怪顧明茜會被神跡附身,原來是天下大亂上天示警。這可真真是……
上天示警果然只向他一個人示警了。福王那邊,大約運氣好,居然撿到了一個法力高深的道士。算他走了狗屎運。
只是如此一來,自己完全陷入被動,該如何是好?
不如……
出兵勤王,就說福王大逆不道,帶兵圍城。作兒子的,他以為顧磷謀反,這才帶兵勤王,一片忠心耿耿啊!
“來人,傳我命令,著長史蘇棠持我私印,帶兵救駕。”
“是。”
盛京城外,鐵甲兵安營紮寨。盛京城內,一片風聲鶴唳。
接受家族命令的謝小四謝潼,終於在快馬加鞭的一路打探後,見到了顧珩。
“小子謝潼,拜見王爺。”
“謝潼?你是華年的內侄?你姑母他們進京了?他們可好?可有受傷?”
“是,姑母和表弟都進京了。但……姑母繁忙,並未召見。伯父與阿爹他們也不敢貿然打擾,所以並不清楚姑母和表弟可有受傷。”
這話也是說得很委婉了,謝華年與世子顧明暉已經成功抵達盛京。但謝華年記恨當年的舊事,不肯理會大房諸人。大房卻不能計較她的小肚雞腸,依舊派出家中最出色的小輩前來接應,可謂是誠意十足。
顧珩嘆道:“華年她遭遇刺殺,驚魂未定,稍有不周,也不是故意。所幸謝大人高義,還派你來迎接本王,本王心中感動。”
“為王爺分憂,謝家萬死不辭,只恨不能未蔔先知,否則絕不叫王爺遭遇如此冒犯。”
“好孩子,起來吧。一路辛苦,快帶你的人下去歇息,待晚間,再好好犒勞你們。”
“謝王爺。”謝潼地起身,露出一個傻呵呵的笑容,一副十足爽朗美少年模樣。
顧明珊看了看謝潼,又看了看身邊的小團子,下評語:“還是小團子更好看些。”
“但小團子不會騎馬呀!”顧明宸剛才看到謝潼帶著一隊人馬的樣子,心裡羨慕得恨。如果不是條件不允許,她真的想自己去試試。
騎馬她已經在學了,雖然因為要去京城而暫時停了課,但等到了京城之後,她還是要繼續練的。
但刀棍槍法,父王就不肯讓她學了,說她骨頭小容易受傷,沒必要碰那些東西。便是拳腳騎射,也只撿輕便的學了好。
顧明宸不幹,她就喜歡大砍刀,但要說服父王,顯然不太容易,得重新找機會才行了。
在學刀法棍棒這件事上,顧明宸並不在乎父王的反對,反正她覺得他反不反對,和自己要不要學關系並不大。
問題是他是一家之主,自己是個小孩,全無人脈,他不幫忙找人,她就是拿出銀子,也找不到一個能教她的師傅呀,這才是問題。
盯著謝潼幽幽地看了一會兒,顧明宸覺得從他身上想想辦法的話,說不能也能達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