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垂拱殿的後面有一個小池塘,小池塘上面有一個亭子,修得很是精美,不太像父皇一貫節儉的作風,不過一個遮風避雨的亭子,竟還鑲嵌了美玉,秦舟第一次見著這亭子的時候皇帝問她有什麼想說的?
秦舟仔細瞧了瞧,還走進觀察了好一會兒,最後說了句:“南邊乾旱,將這亭子買了能值不少錢,可解燃眉之急。”
皇帝一時間愣住,倒是沒想到這是從秦舟嘴裡說出來的話。
秦舟瞧著皇上沒有說話,還以為是自己有什麼地方說得不對,盡數搬出了自己的理由:“兒臣仔細觀察過這亭子上面鑲嵌的玉石珍寶都是真的,而且有些成色極好!就是這亭子本身的木材那也是文人雅士口中的向來推崇的金絲楠木,細嗅之下帶著微弱的香味,若是能買了必能助南方一臂之力。”
這話說得懇切,只是可惜沒有群臣在場,背後只有小盤子,小碟子,小勺子,小筷子四人在此護衛,就連德全都不在。
不過也只有這樣的情況秦舟才會說出這樣的話,若是大臣們在場,秦舟又要穿上他的偽裝,說著這亭子是如何如何的好,能夠修建在皇宮中是如何彰顯皇威和皇權的。
從一個亭子繞一大圈,再將馬屁拍回到皇帝的臉上,引得眾位大臣臉色鐵青一片。
最後皇子擺擺手,表示這個問題先不談論,眼神中透露出對這個亭子的又愛又恨。
好像有什麼東西被困在這亭子裡一般,皇上的眼中總是滿含悲憫,秦舟從來不解,這樣的神情倒是比看見城外凍死餓死的兒童還要深邃的神情,令秦舟疑惑。
但秦舟絕不會開口。
伴君如伴虎,這便是秦舟學會的第一課。天家何來父子,從來只有君臣。
那天的談話之後南方的大旱不知道哪位江湖俠士大手一揮送了黃金白銀還有小米過去,算是解了急。
那個亭子之前從未有人靠近過,那日像秦舟那般的行為動作算是第一個靠近那座亭子的人。
各宮的眼線倒也不是吃素的,越來越覺得秦舟有帝王之相,隔三差五的就拉著他喝茶談心,名義上只說是各宮的娘娘們心疼五皇子,想叫過去談話,就是去皇后宮中拜見的次數和規矩也是越發的正式起來。
唯獨皇后對五皇子仍舊是那副樣子,五皇子對太子也仍舊是衣服畢恭畢敬的態度。
這又算是看出一些苗頭,在太子和五皇子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倒是皇后這一家人沒事兒的時候就會和和氣氣的見個面,吃吃早飯,倒是比起其他宮裡要好上許多。
只是太子會時不時的問上一句:“近日父皇可曾來過?”
於是不歡而散,帝后不和?不,也算不上不和,只是很疏遠,但每每有事的時候父皇卻又會站在他們這邊,那時候的秦舟還以為這叫相敬如賓。
後來秦舟每年都要光臨那個亭子,它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雙生,聽說是後來改的,剛建好的時候,叫獨活。
雙生亭好像藏著很多秘密,具體是什麼秘密。父皇每年與他同坐的時候總是在嘆氣,撫摸著亭子的每一個角落。
亭子裡還有一個桌子,父皇每次撫摸他的時候目光總是深沉,好像透過桌子在偷偷凝望一個人一般,那樣深邃的目光總是令人感到有些在意。
後來太子問起父皇的次數多了,秦舟也就知道那並不不是什麼所謂的相敬如賓了,大約真正能做到相敬如賓的夫妻,也不至於幾年到頭都吃不上幾次飯吧。
可他終究還是留著情面,也未曾去別的宮裡,秦舟還是沒能忍住,終究開了口。
“父皇這些年後宮去得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