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頤的思緒遊移著,忽然覺得不對勁,現在不是該想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正說著魃為何離開琰王府的事。便對魃說道:“這些事過後我再細細問你,現在重要的是,你們被發現了就回來了?”
魃極為不自在地回答道:“被發現了,當然就被月侍衛攆回來了。然後我回宮裡守著殿下,魈去曹家查曹家大小姐的去向。”
“慢著。”承頤突然回想起什麼,盯著魃問道:“你說七皇叔身邊的那個侍衛叫月隱玄?”
魃肯定地點點頭,應聲道:“是,平時大家都叫他月統領。”眼睛裡,對承頤的反應有些疑惑不解。
承頤突然拔高了聲音,完全不象平日裡平靜的低語。厲聲對魃吩咐道:“你現在馬上叫上魈立刻回到琰王府,就算那個月侍衛發現了你們,你們也要守在王府附近。如果月侍衛要攆你們,你們就告訴他,七皇叔有危險。”
魃聽了這話,眼睛瞪大了幾分。
承頤看著呆怔的魃,急得想跳腳,厲聲喝道:“還愣著做什麼?趕緊去呀!”
魃這才抱拳,匆匆行了禮後離去。
魃走後,承頤的身體有些發抖,說不清楚是害怕還是緊張。
月隱玄,他想起來了,前世說七皇叔發狂殺的人中,還包括七皇叔自己的侍衛,名字就叫月隱玄。但是皇叔後來曾說,侍衛不是他殺的,是為他擋刀死的,他之所以匆匆離開隆安城,是因為他當時已經身負重傷……
魃在給魈傳了信後,自己先趕去了琰王府。
琰王府是建康帝賜給司馬琰的府邸,也位於隆安城的東區,但卻不在瑞安街,連瑞安胡同都沒擠進去,而是位於隆安城的東南邊,與那些做生意、開鋪子的商業街道混雜在一起,甚是吵鬧。
當時因著司馬琰滿了十五歲出宮建府,以皇子的規格建制,府邸的大門僅開得四門。後來司馬琰雖加封為王,司馬琛卻沒有給他再另賜府邸,只是在原來的皇子府上掛了一個琰王府的牌匾。而司馬琰自己十多年幾乎都沒有生活在隆安,便也沒去在意。
再次回到琰王府的魃並沒有刻意地去隱藏,所以月隱玄輕而易舉地就發現了他。
月隱玄沉著臉對再次出現的魃問道:“你們不是不知道王爺有多重視十一殿下的安危,選了你們六人送到隆安城,就是為了好好保護殿下的。為何不好好地守著殿下,又跑來這裡?”
魃施禮後回道:“月統領,屬下本已回到殿下身邊,可殿下又命屬下一定要回到王府,還說王爺會有危險。”
月隱玄一聽這話,眼睛微眯,追問道:“殿下為何會說王爺有危險?”
魃愣了一下,搖了搖頭,說道:“殿下沒有說,只是讓屬下過來王府守著。”
月隱玄皺了皺眉,再問道:“殿下還說了什麼?”
魃認真地回想了一下,說道:“殿下很急,催著屬下過來,其他都沒說。倒是昨日讓屬下過來時還吩咐了些別的事。”
月隱玄問道:“殿下還吩咐你們別的什麼事?”
魃回道:“殿下要我們查賀倉曹與九皇子那邊平日裡可有來往。”稍頓,偷眼瞧了一下月隱玄。
僅這麼一個動作,就被月隱玄瞧在了眼裡。月隱玄說道:“有什麼就直接說,不要做那些畫蛇添足的小動作,讓人一眼就看出你們心裡還有話說。你們是我訓練出來的人,就算只是動動眼皮,我都會知道。”
魃忙回道:“殿下還讓查王妃和王妃身邊的人與九皇子可有來往。”
‘絲……’聽了這話,月隱玄不禁吸了一口氣,追問道:“殿下真是這樣吩咐的?”
魃點頭肯定。
“可有說為什麼嗎?”月隱玄問道。
魃搖著頭回道:“殿下很有主見的,只吩咐我們做事,從不多話。”說到這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說,便補充說道:“對了,殿下還讓我們查禮部郎中曹衛禮家的長女這幾日的動向。”
“禮部郎中曹衛禮?”月隱玄思索著問道:“曹衛禮的長女跟王爺的安危也有關係?”
魃搖了搖頭,說道:“屬下瞧著曹家小姐與王爺的安危沒什麼關係,反倒與殿下有點關係。”
“哦?”月隱玄奇道:“有什麼關係?”
魃道:“我們昨日才查到,曹衛禮的長女是他過世的夫人所生,而他那過世的夫人姓姜。前幾日,殿下剛好帶著屬下等救了姜家的一位孫小姐,如今放在西郊的一處莊子裡養傷。”
“姜家?可是前幾日剛滅族的國公姜澤祁家?”月隱玄問道。
魃點頭應是。在月統領的眼神示意下,將他們如何去靈隱山,找到靈隱寺,又如何救了那位姜小姐的事說了一遍!
月隱玄聽完沉思了好一會兒,對魃說道:“這事我會跟王爺報告,待王爺定奪後自有安排。你們也不好好想想,王爺入隆安城怎會不帶人護衛王爺的安全?只是沒有安排入城而已,有需要自然會從城外調人進來。如今殿下認為是王府內有危險,那就會調人進王府。你且先回到十一殿下身邊去,殿下身邊沒人會更讓王爺擔心。”說吧已然轉身離去,不容魃有所分辯。
魃站在那裡進退不得。想著承頤急切地樣子,魃就算自己回去,可能還是會被殿下再次攆回來。看來只能找一個王爺和月統領都不可能會去的地方,那樣不會發現自己在王府。而自己其實還這王府內,真有什麼事也可以及時出現。
殿下也說了在王府附近也行,何況自己還通知了魈,要是魈衝進來,又給月侍衛攆回去怎麼辦?魃給了自己留在王府更充分的理由。
在魃和月隱玄談話的時間裡,他們沒有看到,一個婦人,領著一個婆子並一個丫環朝司馬琰所在書房走去。
那婦人約摸二十多歲的樣子,肌膚微豐,閤中身材,修眉端鼻,精緻的妝容下,也算得上容色清秀,她便是琰王妃賀文秀了。一個四十餘歲的婆子扶著她,旁邊還跟一個提著食盒的丫環。食盒裡裝的是一碗賀氏親自為琰王熬的滋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