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那現在該怎麼辦?”胡坤安聞言,大驚失色,急得如火焚五臟,油煎六腑,連忙問道,“大師,這個還有辦法補救嗎?”
趙興生沉默不語,而後嘆了嘆氣。
“大師,胡家好不容易出了這麼一位人物,你一定要想想辦法。”胡坤安焦灼萬分,痛苦不堪地乞求道,“大師,勞煩您想想辦法,需要多少錢,我們胡家都願意出。”
趙興生木木然,他如實地說道,“胡董,不是我不願意幫你,是這個事,很棘手。”
胡坤安不願放棄,繼續說道。“大師,你再仔細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都願意去試試。”
趙興生琢磨了一會,試探地說道,“有個法子,但實施難度比較高。”
胡坤安在一度絕望以後,但聽趙興生這麼一說,新的希望慢慢地滋生髮芽,連忙說道,“大師請講。”
趙興生蹲了下來,看著挖開的這個洞,說道,“腿斷了,只能將其接上。”
胡坤安疑惑地問道,“這個腿怎麼接呢?”
趙興生抬頭,看向整個山坡,喃喃說道,“尋得一塊虎骨,將虎骨埋到這裡來,把斷開的部位續上來。”
胡坤安聞言,第一反應是這個並不難實現,於是說道,“那我現在就讓人準備虎骨,大師,有沒有要求是哪個部位的骨頭?”
趙興生卻是搖頭,說道,“這個倒是沒有要求,但問題是,你家孫子是神獸白虎降世,普通的虎骨沒用呀。”
“那應該用什麼虎骨?”胡坤安話語急切,滿是擔憂。
趙興生雙眉緊擰,說道,“最好也是神獸白虎的虎骨,但這個幾乎是不可能的,既然是神獸,那它的骨頭就不是我們凡人能接觸得到的。”
“那應該怎麼辦?還有其他法子嗎?”胡坤安問道。
趙興生不急不躁,緩緩說道,“只剩第二個辦法了,找存在年月比較長的虎骨。”
胡坤安急躁躁地問道,“需要多少年月的虎骨,我安排人去尋找。”
趙興生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月的虎骨才可以,只能在心底裡估摸了一下,說道,“至少8000年以上吧。”
“8000年?”胡坤安嘴角抽搐了一下,顫抖地說道,“有能活8000年以上的老虎嗎?”
趙興生解釋說道,“活8000年以上的老虎有是有,但我們吃了熊心豹子膽也別去奢望著能得到人家的骨頭,所以我們要找的是虎骨化石。”
胡坤安一頭霧水地問道,“什麼是虎骨化石?”
化石,乃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蹟,最常見的是骨頭與貝殼等。
《山海經》也有“石魚”(即魚化石的記述;南朝齊梁時期陶弘景有對琥珀中古昆蟲的記述;宋朝沈括對螺蚌化石和杜綰對魚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