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賑!
這是安置災民旳第二步。
在天下大旱的情況下,災民只會越來越多,晴州這邊也不能白養那麼多人在城門外,那怎麼辦?
以工代賑無疑是極好的一個安置政策。
反正晴州這邊是真缺人,各方面建設都要人,還有許多大好的荒地等著人手去開墾,去耕種。
眼下能夠有這種既能救助災民,又能增長聲望, 還能增加人口的機會,又怎麼能不利用上?
當然,以工代賑也不能盲目選工。
首先第一步,報了名以後,你得先去做體檢。不說身體很健康,至少你要沒有傳染病。
這裡說的傳染病,其實主要是指疫病。
因為一般來說,大災之後常有大疫,逃難來的人,誰知道是不是會有什麼惡疾?
有惡疾的就不能隨便放進城裡去,必須要被隔離在城外專設的病所,由晴州這邊的官府派出大夫來統一治療。
然後第二步,你要說清楚你的來歷。
報上名來,你來自哪州哪縣哪鄉哪村,有沒有帶上戶籍紙,是不是周圍能找出保人……總之就是各種調查,各方面都要記錄清楚。
同時篩查具有一技之長的災民。
比如有些災民他有一手好廚藝,有些災民能做木工,有些災民會算賬識字——
是的,除了鄉里村裡的普通百姓,一些城鎮居民其實也有出來逃難的可能,誰知道災民中是不是能有人才呢?
反正有棗沒棗先打一竿子,有技能的人可以去做有技術的活兒,區分開來不費事兒。
藉著這個機會, 說不定還能建立一個人才庫呢。
至於有功名的讀書人,那晴州這邊就更有安排了。
滿晴州都需要你啊, 有實幹的你可以去幹實事,沒實幹的你的書也沒白讀,或者可以去各地教書,或者可以去加入各地的統計團隊……
總之反正能安排得上你,哪怕就是做抄文書做謄寫的活計,那也不能白費了你讀過書。
當然,你要是真有大才,你也可以去寫策論寫文章,然後投到各縣衙門口專設的自薦箱中,去進行自我舉薦。
自薦箱這個創舉曾經令晴州各方面的高層都極為讚賞,當江琬提出來的時候,餘松柏和呂勇的彩虹屁簡直能把江琬都吹得不好意思。
甚至連徐翁都讚歎道:“妙啊!此法一出,豈不比蜀王的擷英榜更厲害上千百倍?”
江琬頓時忙說:“還是不如擷英榜,長史過譽了。”
反正,至少在給讀書人揚名方面,是真的不如擷英榜,這點江琬真不是自謙。
但是自薦箱也有它的長處,那就是:它是直面楚王府的,進了自薦箱裡的文章,都會被沾染上一種特殊的紋印,確保每一份文章都不會被漏取。
這是雲澤道長煉製的一種特殊符陣在起作用,從這方面來說,自薦箱真是既接地氣,又非常神奇。
然後,對於外地災民進入晴州以後,要怎麼取得晴州戶籍,這邊也有了一套完整的章程。
總之就是,經過重重篩查以後,你要麼有特長,要麼讀過書,要麼就是在以工代賑的過程中,做工夠勤奮,能夠積累到一定的優級考評,那麼你就有可能取得晴州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