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何家和寧家的關係,確實有淵源。
二嬸何媛原是何家一分支嫡女,多年來並未分家,如今依舊供奉同一祖宗。
不過二嬸爹孃早已不在,也無其他兄弟姐妹,這麼多年除卻逢年過節,幾乎不和本家聯絡。
何家與寧家對於軍權各自都有野心,小心思不斷。如今皇權干擾,不和已經越發凸顯。
要說如今唯一的平靜估計就是對付文臣了。
“阿溪,我們遲點回房吧,那個謝靜宜還裝做不認識我,太過分了。”
“那你是想讓她認識你,還是不認識你。”
“額…,
啊啊啊,太煩了,
不管她了,我們去借書好不好。”
寧梓溪捏著下巴自己可是將安靜和阿寶所說的話本手冊都看完了,自是說過新生第一年不可借書。
這是,
安靜一臉高深,帶著寧梓溪去了書齋。
“書我們自是借不了,只是我舅舅贈給書齋幾本書,書院特許我隨便看書。”
“幾本書?”
安靜撓了撓頭,不確定的說到
“千八百本大家原書吧。”
“什麼,”
寧梓溪有些吃驚,這可是大手筆。
這鳳國缺的最多的東西就是書。
吳國自立門戶時將姜國國庫書籍全部帶走,帶不走的全部毀掉。
趁著百姓大亂時,還將一批文人子弟接走。
如今的鳳國比起另外兩國,差的是文化底蘊,差的就是這份眾人智慧的堆積。
鳳國終究才開始。
話說回來,鳳國書籍向來有限,靠著是世家自己的藏書,還有全國各地獻給帝王的書籍。
百年來的積累是當代官場蹉跎的小作,文人騷客的切磋,養家餬口的娛樂。
文武官之間的內爭,使得文官精於算計,寒門崛起卻被拉幫結派,
文學的沉澱,文學的積累,在如今的鳳國難上加難。
千百本大家原書,這數量,估摸有安逸社古籍的三分之一了。
這手筆,確實夠大的。
“我舅舅是翰林院的侍講學士,謝家本就是世家,有些藏書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那謝靜宜,”
安靜哼了一聲,
“她才沒有這個機會呢,謝家講究低調,這份榮耀她才不想要呢,不管她了,阿溪你喜歡看什麼書,我們快去看看。”
寧梓溪答應到,隨著安靜去了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