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淡淡一笑,極為認真的言道:“今年月宴較往年而言,看似相同,卻又略有不同。而今年的月華霓裳,看似尋常卻非比尋常。”
皇上眉梢微揚,並不太明白皇后言中繞來繞去的真正含意,堂下眾人也停止了私語聲,皆靜靜的聽聞皇后言語。
“今年月華霓裳,採用金蠶子時所吐之絲織就,此絲在尋常光亮下平淡無奇,可若是在月光下,便會煥發出皎月之光。霓裳裙褶處,同樣用金蠶所吐之絲滿繡月環,月牙、月缺、月半、月盈,月環各態,而繡制月環各態的絲線,採用的則是金蠶午時所吐之絲,皎月下所煥光彩乃金色。”
皇后說到此處,堂下眾人皆發出一陣輕呼,原來這樣一件看似平淡無其的衣物,做法卻是如此講究,就連那繡織的絲線也是要依時辰而分。
皇上聞言看向月華霓裳的眼神,也不似適才那般勉強與失望了,連連點頭碎聲道:“想不到區區絲線竟然也有如此講究,皇后真是費心了。”
“皇上,絲線的區別只是稍稍費些心思,卻並不會耗費多少銀兩,倒是整件霓裳上鑲嵌的東珠,才是精髓之所在。整件霓裳,鑲嵌了九九八十一顆東珠,九九歸真乃大全之數。皇帝今年龍體有礙,歷盡劫難終於化險為夷,妾臣特意讓匠人在霓裳上鑲嵌八十一顆東珠,意為祈吉驅弊之意。而此衣若讓有福之人得擁,並在月下起舞,美侖美奐之餘,亦可為皇上祈福,為我天朝祈福。”皇后繞了來繞去,終於繞到了此衣最終去向的話題上了。
“哦,朕倒想要聽聽,何人才是皇后口中有福之人?”皇上龍眸微眯,顯的對皇后的話題有幾分興趣,但那輕眯成縫的眸子裡,一時卻看不出心中究竟是何想法。
“福澤之人,既能擋得天災,又能避的人禍,用己身福澤以應萬劫。”皇后淡聲言道,隨即鳳眸向殿門處張望,好似在尋覓什麼一般。
“聽皇后的意思,朕身旁便有這樣一位福澤之人?”皇上此言說的淡淡的,聽不出任何情緒。
“回皇上,正是。日前皇上抱恙之時,十二采女中之邱氏,進宮之初使患上疾疹,而後其住所遭遇火患,使得此女九死一生。反之皇上的龍體卻終歸化險為夷,種種巧合足以說明,邱氏便是為皇上化劫的福澤之人。”編排了一大通,這句話才是皇后言語中的重中之重。
其意己經不言而喻,皇后的意思,青霜乃身帶福澤替皇上化劫之人,自然便是得擁月華霓裳的最佳人選。
皇上面露淺笑,淡淡的看了皇后一眼,卻並未開言,手指在龍椅側撫旁,顯的極隨意的輕輕敲動,過了許久,卻轉了話題:“怎得不見錫兒?”
皇后微微一愣,她沒有料到皇上突然之間,卻轉了話題,略顯無措的應道:“秋寒乍起,太后她老人家的寒腿發作,不便多作行走,因此便在宮裡歇著。錫兒頗有孝道,特意留在了慈鸞殿內與太后同度佳節。”
“嗯,錫兒越發懂事了。”皇上微一點頭,全然不與皇后提及霓裳的去處,更好似在閒聊家常一般。
皇后面色一陣尷尬,皇上如此神色,著實讓人捉摸不透箇中想法。左右思慮一番,皇后抿唇一笑打破了僵局,“皇上定是悶了,不如觀舞一曲如何?”
言畢,皇后向一側伺候的張萬福使了個眼色,張萬福頜首退至大殿門前,輕擊雙掌。頓時,一陣如行雲流水的琵琶樂聲繚繞而來,樂聲清動宜人,抑揚頓挫,讓聞者為之神迷。爾後,一群身著素絹錦緞的舞姬,如月下仙姿一般輕移碎步翩躚而來,在大殿內紛飛舞動,水袖曼舞輕紗妖嬈,好似月宮仙子下凡一般,伴著時急時緩的琵琶聲,飄逸仙動。
恍惚之間,一陣桂香飄入殿內,在場之人皆聞得濃郁香甜的桂花香味,月圓之夜,仙樂乍起,媚姿輕舞,桂香縈繞於間,此情此景著實令人心生迷醉,皇上於龍座上凝神靜坐,雖未言語,那龍眸內頻頻露出的讚許之色,足以說明,皇上對於此番安排甚為滿意。
復爾樂聲漸緩,舞姬環聚於殿堂正中,同時向空中拋撒水袖,宛如一朵盛開的白蓮,而後迅速四散退出殿外。但是樂聲依舊迴繞於殿間。
殿堂正中,不知何時多了一位坐在月凳之上,懷抱琵琶半掩面的嬌靈之人。只見她纖指如蔥,輕撥樂弦,時而輕快時而徐緩,優美動聽的樂曲從指間繼續傾洩而出。
皇上定睛一看,此人正是邱青霜,此女神情專注的彈奏著琵琶,柳眉時展時顰,顯然她己完完全全的沉浸在了樂海里。而殿內繞樑不棄的桂香之氣,便是來自青霜的嬌柔之軀。
十指飛動,樂聲高揚急奏,悅動之聲一陣澎湃激昂,掀起一陣高潮後,終於戛然而止。頓時,場內寂靜的落針可聞,顯然大家還未從那驚為仙樂的琵琶聲中走出,一個個皆在盡數回味。
青霜輕擁琵琶緩緩站起身來,粉潤的唇角微揚上翹,黑亮的眼眸滿是靈性的看向皇上,輕啟朱唇鶯聲言道:“臣妾邱青霜參見皇上、皇后娘娘、安妃娘娘。”
自從青霜入宮以來,安妃這是第一次得見青霜,此時上下好一陣打量,但見此人果然清麗脫俗,臉上並未施一粉一黛,整個人由內而外透露出一鼓子逼人的靈氣。安妃不由得暗自頜首,隨之極隱晦的看了皇后一眼,見其臉露喜色,顯然對青霜今晚表現相當滿意。
安妃微微撇嘴,收回目光,神色之間隱含譏意,此女得寵乃是遲早之事,皇上將其攜在身旁,也不知是聰明還是愚蠢。
“不錯,邱采女琴技卓絕,靈氣十足,好似畫中走下之人,的確頗具脫俗仙姿。來來來,快快入座。”皇上笑聲連連的贊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