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秦致遠找上了新上任的英國軍需大臣丘吉爾。
溫斯頓·丘吉爾,這又是一位巨頭。
潛在的巨頭,現在還不是。
戰前,丘吉爾的職務是海軍大臣,14年8月1日,當丘吉爾得知“德國對俄宣戰”後,丘吉爾迫不及待的下達了海軍總動·員令,這個命令到第二天才得到內閣追認。或許丘吉爾這樣做是因為太憎恨德國人,不過也因此給議會留下了不聽命令,獨斷專行的印象。
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後,英國海軍付出了巨大代價,卻並沒有攻佔該海峽,反而使英國喪失了戰爭初期的優勢,丘吉爾因此遭受猛烈抨擊,最後丟掉了海軍大臣的職務,轉任不管部部長。
不管部,就是真的什麼都不管,沒有任何實權,就像是一個吉祥物。
丘吉爾因此憤而辭職,帶著他的僕人,司機,管家,以及幾十箱子的生活用品前往法國前線,擔任蘇格蘭毛瑟步槍團第六營的營長。
去年九月,達達尼爾海峽海事調查委員會成立,並於聖誕節前後釋出了調查報告,丘吉爾成功脫罪,剛剛被勞合·喬治任命為軍需大臣。
嗯,或許丘吉爾的頭型也不錯,能讓勞合·喬治看得上眼。
看來秦致遠的名聲確實是在與日俱增,至少在報上名字之後,秦致遠得到了丘吉爾的接見。
“秦,我不記得你的部隊裡有海軍這個編制。”丘吉爾好整以暇的看著秦致遠,目光充滿探究和好奇。
這裡是英國的軍需部,位於倫敦,大英帝國的心臟,20世紀初全世界的經濟中心,也可以算作是政治中心。
“存在即合理,如果需要的話,以後說不定還會有空軍這個編制。”秦致遠微笑。
每當面對一位傳奇巨人的時候,秦致遠總是充滿興趣,特別是丘吉爾這樣的人,這個級別的可不多見。
但當秦致遠對丘吉爾微笑的時候,秦致遠的內心是警惕的。
丘吉爾這個人在另一個時空中確實有不錯的名聲,同時他也有巨大的汙點,那就是他的種族主義。在鎮壓肯亞人起義的時候,丘吉爾曾經簽署過命令,要求“清除”當地的黑人,這其中就包括後來的美國那位黑人總統的祖父,後來美國那位黑人總統就任時,把布什時代一直放在白宮辦公室的丘吉爾半身銅像歸還給英國人這個梗,就是因此而來。
後來二戰時期,丘吉爾也曾強令印度出口穀物,但當印度人陷入饑荒的時候,丘吉爾卻置之不理,坐視300萬印度人被活活餓死。
印度人和中國人同屬東方人,丘吉爾對印度人的態度就是如此,可以想象他對於中國人的態度。
“哦,看來你對飛機這種新玩意很感興趣。”丘吉爾也感興趣。
就在丘吉爾擔任海軍部長的時候,丘吉爾親自批准了坦克的研究計劃,並且指定用“坦克”這個海軍術語代指這種戰爭利器。
丘吉爾對於新事物也總是充滿興趣,這也是他能成為政壇常青樹的原因。
或許每個人都有兩面,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