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建議,可以考慮給小陳增肌1.52公斤,以腰、背為主,股四頭和小腿三頭肌為輔,用三到四個月時間逐步來調整完成,過程中逐步適應力量和步距的調整,他的速耐支援也需要多下點功夫……
還有空間就可以再釋放一些,每次的釋放提升,都要適應著一步步來,不激進也不盲目……訓練計劃如何去做,你是主管教練,自己把握就行。
今年的比賽不少,有些國際賽事的邀請已經過來了,小陳的也有不少,到時候你可以多帶著他以賽代練的磨合,調整過程中的成績,不重要……”
“好,我知道。”
“不過……老孟,隨著小陳的體能訓練一步步走下去,他以後提升的進度可能會越來越慢,甚至不用專業檢測都很難看的出來。所以,你和小陳都要能耐的住……”
“放心,林指導,我和小陳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在往常馬上25歲都是逐漸走下坡路準備著退役了。現在能有這樣,還有什麼耐不住的!”
孟少強很堅定,陳建海想著要走進08年的奧運賽場,他也想,這樣在家門口展示的奧運盛會,大多運動員一輩子都碰不上。他們能有機會,怎麼會不堅持下來。
“說下何俊的問題,老陳,何俊的情況適合跑200米和400米,我看你最近的訓練也是有意識的在向這些方面調整。隊裡和我都同意你的想法,就我個人看,短程爆發上,何俊的機體受耐要稍微差些。在200米和400米上,何俊的潛力要大一些……”
孟少強的事說完,沒有客套寒暄,林幕又開始了下一個。陳醒提出的要給何俊改下專項的事。
他很明白陳醒和何俊的想法,在百米上面,何俊的競爭力和其他人比起來,真的不大,他的機體情況支援不了更短距離的強力爆發。以前10秒4,10秒3那樣的水平爆發倒是沒問題,但再想更爆發些,腳踝、肌腱,甚至膝關節,都將有很大影響。
轉成更長距離的專案,可以規避下弱點,何俊的絕對速度不算差,彎道技術也不錯,有體能訓練不斷強化,再加大速耐的訓練,調整下速度節奏,應該能跑的不錯。
陳醒認真的點點頭後,有些欲言又止。
他不擔心林幕會不答應,他都能看出來的問題,林指導不會看不出來,改的方向肯定是沒錯的。就是,他對於400米的訓練上,心裡不太有底。
“這樣,要改個專案,需要花的精力不少,就……”
彷彿是看明白了陳醒的欲言又止,林幕說了一句後,轉向了一側的葛教練笑著問道:“葛教練,正好何俊和朱昆都要上400米專案,平時的話麻煩你幫下忙?”
“哈哈,就等你林指導這句話呢!”
葛教練很高興的就答應了,他是400米專案的教練,而國家隊連個整齊的400米接力隊伍都湊不起來,他心裡能好過。國家隊在短跑專案上一直沒有固定的集訓隊,也只有林幕這個團隊把現有的國家一、二百米專案的運動員集中在一起算是開了先河。而且,目前的效果很不錯。
他也希望400米專案上能有這樣的機會,這次冬訓,招來的人也有400米專案的,都是他在帶著,林指導也給了他很大幫助。全盤的技術資料體能訓練這個不說,就連很少去專門體測的林幕,也為了支援他的資料分析,特意多去了幾回。
不過,他還是心心念唸的惦記著林幕這邊,沒辦法,誰叫林幕既是冬訓的領導,更是國內最頂級的400米運動員呢。
而現在,這樣的機會就很好。不但又多了兩個已經很有底子的運動員,也能更方便的讓他接觸到林幕的訓練。他相信,手下的運動員要練400米,林幕這個頂尖的人不可能不多給指導的。
“那就麻煩你了,你是專業的400米教練,有你幫忙那就好了,平時我們也可以多溝通!”
“好,這事情就這麼定了!老陳和大陳,你們可以和葛教練多商量下。我也會盡量抽些時間過去。”
“好,那你們去忙吧!”
差不多都說完了,林幕總算是舒了口氣。
冬訓開始到現在,隨著這一次手下運動員的訓練情況確定下來,算是徹底落實穩定了。之後就是按部就班逐步提升的過程,他可算是可以放下心了。
“林指導!”
人走散了,衛教練這才開口說了話,他越發的有些尊敬起來。
剛一番旁聽,感覺收穫不小。或許在大多的院校單位看來,國家隊的這些“大老粗”都是粗鄙的,靠著所謂的運動經驗和訓練經驗一代代的傳下來,毫無科學性可言。
以前他們院校的運動研究機構沒少拿這些事來批判。誰叫他們擠不進也影響不到這個圈子呢。他不喜歡聽那些,但他也沒法吭聲,他運動員的時代確實是這樣。
可現在真正接觸,他才知道,目前正有人帶領著一批人在努力的幹著。不但是訓練運動員的方法不一樣了,理念和意識思想,一切也都不一樣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