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子渡津之地!
天津二字的由來,說起來還和朱棣有關!當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曾經經過此地,後來便給這裡取了天津的名字。
而今天,數以百計的帆船忽然在傍晚之時,靠近了這裡,甚至開始登陸!天津本地的百姓,震驚的看著遠處的帆船不知所措!
怎麼忽然就來了這麼多帆船?
然而,更讓人震驚的是,一排排佇列整齊的軍隊,直接從帆船上下來了。這些軍隊,盡是披甲之兵,玄黑色的鎧甲,鮮豔的紅纓,整齊的佇列,嚴密的紀律,一下子就讓本地百姓猜到了這支軍隊的真實身份——孫家軍!
朝廷上稱之為楚軍!
民間稱之為孫家軍!
這是孫武大帥的軍隊!
好多的馬啊,一人雙馬?三馬?真是奢侈!
可孫武大帥,怎麼從海上過來呢?
他這是要幹什麼?
見識不多的本地百姓,只感覺有些奇怪。一些比較機靈的百姓,則是推上了小車,擺起了地攤。孫家軍出了名的不擾民,和其他的軍隊不一樣。
趕緊趁機掙倆小錢!
而那些見多識廣的舉人老爺,此刻已經覺察到不對了!
楚軍怎會到此?
他們不是被京營給攔截在關中了嗎?
片刻之後,孫武帶著三千楚軍、八百道兵安全著陸。認真的掃視了一遍軍隊,基本上沒有暈船的,這就很好。
這也是士兵身體素質夠好帶來的便利之一,這三千楚軍身體素質都是家丁級別,放到關外就是東虜八旗層次,用玄門的話說就是人體極限。
這樣的身體素質,使得他們不會暈船,不會暈車,不會暈機,甚至學習騎馬、學習冷兵器作戰之時,效率都賊高。
人和人畢竟是不一樣的!
“豎起我軍的旗號!”
不一會兒,幾十面旗幟就豎了起來。當圍觀的舉人老爺們看清楚旗幟上面繡的字之後,立刻就震驚了!
“奉天靖難!”
這是要幹什麼?
想要造反嗎?
“清君側!”
看來真的是要造反啊!
“上京!”
目標是北京城!
“敵在京城,義在楚軍!”
這是大義?口號?
“大明養士二百載,仗義死節就在今日!”
咦?這句話不是我們讀書人才有資格喊嗎?怎麼你們這些粗坯、泥腿子,也會喊口號了?
你喊了我等的口號,那士紳又該喊什麼?
“諸君,陛下待我等不薄!我等楚軍能有今日,全賴陛下信賴、魏公支援,可是陛下卻在三個月前被文官們給謀害了,弟兄們,你們說我們能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