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八章:讓我們刀了孔府(四合一)(月票何在)

說到這裡,熊巖就認真了起來:“對孔府下手,可以讓士林譁然,可以更進一步的對舊儒進行切割。真正的舊儒,無論孔府犯下了什麼大錯,他們都會包容、包容、包容!”

“唯一的區別就是包容之時的嘴臉不一樣,那些極其保守的會說這些證據都是假的,孔府做的壞事,都是假訊息,都是你這個孔丞相嫉妒聖人之後所炮製出來的。”

“中立一些的會說,這不僅僅是聖人之後的錯誤,也是朝廷過往政令的錯誤,不能全都怪孔家,應該小懲大誡,而不是不教而誅。”

“開明一些的也只是會同意換一個衍聖公,同時發出要求:為了儒家大義考慮,衍聖公做的壞事兒,就不要曝光了。”

“至於徹底剷除衍聖公的選項,從來就不在舊儒的考慮範圍之內,沒有了衍聖公這個牌位,他們又怎麼假借聖人大義來和天子抗衡呢?”

朱洪武年間,他一聲令下,就能把孟子移出孔廟,即使全天下文官都跪下求情,他也不為所動。至於後來又把孟子的排位移回去,那也是後來的事兒了。

朱棣年間,一聲令下,殺文官如屠狗,那時文官們也很聽話。

可是到了天啟、崇禎年間,聖人大義已經成了比皇權,比皇帝老子還要厲害,還有有意義的存在。

如果皇權違背了聖人大義,那麼錯的一定是皇權!

“老師,做掉孔家,是真正的為民除害。就像師叔說的那樣,此舉可以直接分辨,誰是新儒,誰是舊儒,誰是藏在新儒之中的舊儒!”子貢堅定的道。

“對呀,老師,聖人不是曾經說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這孔府的衍聖公之位,從大明開國傳到了現在,甚至前朝之時,他們很有可能也是衍聖公,這樣的衍聖公,毫無忠貞可言,就應該殺雞儆猴。”說著,子路就比劃了一下。

“我們對孔家下手,既可以收穫一大批金銀珠寶、糧食資源,還能讓朝廷收穫曲阜乃至整個山東的民心。讓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可我們,這樣的百姓,稍一調教就能變成國人。”子貢從好處、收穫的角度又一次提出了建議。

“我們對孔家下手,士林必定譁然,而那李闖在得到訊息之後,也一定會很開心。因為這暴露了兩大破綻:第一,我軍缺糧了,如果不是缺糧到了極致,又怎麼會有人對孔府動手呢?”

“第二:我軍內部人心不穩,甚至我懷疑,到時候肯定會有舊儒,打著為聖人之後報仇的旗號,主動投靠李闖。”

“有了這兩個好訊息,李闖一定捨不得直接離開,說不定激動之下,他還會把老營也投入攻城之中,到時候我們在裝模作樣的讓他們暫時攻上城牆,給他們鼓鼓勁兒。”子路從軍事的角度贊同了這個建議。

“不錯,到時候一定會有舊儒離開京城,投奔李闖。所以這幾天,我們可以稍微調整一下百姓們做工的頻率。當李闖受到詳細訊息之後,一定會以為,這是我軍缺糧的結果。”

“到時候,即使有其他疑點,在先入為主的情況下,也會被李闖自動忽略。他只會不斷自我說服:連孔家都動了,一定是缺糧到了極致!”孫臏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可是,老夫懷疑的是,動了孔家,真的會讓士林譁然嗎?士紳們也是非常現實的,在李闖被老夫幹掉之前,他們是不會做出很過激的舉動的。”

“實際上按照老夫這些年來的經驗,孔府不過是一個牌位,也僅僅只是一個牌位,要說天下讀書人有多麼看中孔府,那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孔府,只是他們打壓天子的一個藉口,僅此而已。真正的老油條,真正的舊儒高層,根本就不會發自內心的尊敬孔府。”

說到這裡,孔子也無奈的搖了搖頭。

計劃很好,但真正的舊儒中的高階文官,基本上都是連良心都沒有的傢伙,還能指望他們為了一個已經消失的孔府,去和孔丞相扛上?

不可能!

和天子對抗,然後被天子打板子,那叫清名,是好名聲!

但是和丞相對抗,八成就不是打板子了,而是被派到前線守城,到時候死的可是自己!

兵荒馬亂的,萬一全家都死了,也沒有誰會過分追究。

“不用擔心。”看到已經動心的孔子,熊巖笑了笑。

“李闖本人不過是個驛站小卒,沒什麼文化,也沒讀過多少書。他的軍師牛金星、宋獻策、李巖三人,也沒有當過朝廷高層的官兒。”

“牛金星,只是一個舉人,宋獻策只是一個會占卜的道士,李巖也只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舉人。”

“當然,我不是說他們三個沒本事,本事肯定是有的,但他們都沒有做過高官,他們連縣令都沒做過,更何況是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呢?”

“所以,他們根本不清楚朝廷中的高階文官,究竟是怎麼看待天子,怎麼看待衍聖公府的。在他們樸素的見識之中,你孔丞相奪了孔府的家產,那一定是缺糧,一定會引起士林公憤。”

“這不是因為他們都是蠢貨,而是因為,他們接觸不到真正的高階文官,根本不知道高階文官有多麼的不要臉,多麼的沒有節操。”

這是資訊差!

為什麼二代看起來都要聰明一些,不是他們真的聰明,而是他們自幼受過的教育,成長之路上見過的人多,經歷過的事兒多。

這也是東虜領袖黃臺吉,親自出面招撫洪承疇的緣故,他當過朝廷的薊遼總督,還是少有的高階文官,對於大明的缺陷,朝廷內部的具體情況,朝廷高層的各種鬥爭,朝廷的真實實力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