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逛了一遍之後,莊子才放心的點了點頭:“走吧,讓我們前往龍脈的祖竅,為龍脈啟靈!”
為龍脈啟靈,誕生新龍脈之靈的做法,理論上講和墨子的精神力融入器官之內,使得器官誕生神祇的理念是一模一樣的。
“啟靈的過程中,我們四人需要不斷的向龍脈注入精神力,必須是純之又純、不含任何雜念的精神力。”
“因為這是第一次,所以,老夫也不知道需要注入多少精神力才算成功,不過沒關係,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
一邊說著,莊子便循著天地之間的精氣流動,找到了龍脈的祖竅所在,很快莊子的臉色就露出了笑容:“成了,老夫的精神力注入其中之後,很快就消失了,這說明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
時間過得很快,三日後,莊子捂著腦袋提出了建議:“要不,我們還是公開吧,多找一些道友過來,光靠我們四個,估計得數月之功才行。”
“善!”
“好!”
“行!”
七日後,熊巖、孔子、孫子、吳起等人,從四面八方飛了過來。
半月之後,原本在海外的南子、闔閭、伍子胥等道友也過來了。
一月之後,有精神力的,基本上都過來了,沒有練出精神力的,也有不少放下手裡的事兒,跑過來圍觀了。
“師兄,你說這事兒能成嗎?”出身衛國,拜師屍子的呂不韋一邊向龍脈中投入精純的精神力,一邊問道。
此刻的呂不韋,尚且默默無聞,世人只以為他是個善於賺錢、長得很帥的玄門道友,至於呂不韋到底有何本事,實話實說,連呂不韋本人都不是很清楚。
當然了,熊巖對他肯定是信心滿滿的。
對了,熊巖對呂不韋的師兄,信心更加充足!
這位可是個了不得的主兒!
歷代以來,提到改革二字,就不能少了這位。
張居正的改革,其實就是縫縫補補的裱糊匠,大明朝讀書人的根本,他是一點兒都不敢動。他做過的最讓士紳無法接受的事情,也只是清理田畝數目,還不是徹徹底底的清理,而是相當粗略的清理。
王安石的改革,仍然沒有動搖大宋讀書人的根基,他倒是對科舉動手了,還強調一道德,但成效不大,他的改革也失敗了。
而這位呂不韋的師兄,乃是衛國國君後裔、姬姓公孫氏、名鞅,因為是出生衛國的緣故,人稱衛鞅。
“如果此事失敗,不過是又失望一次罷了。但如果此事成功,列國肯定要變天!”
“當今天下,形勢大變,與過去大不相同。”
“墨翟師叔和他的墨家,佔據了宋國的每一個鄉鎮,如今的宋國,鄉鎮之中,是師叔說了算。城市之中,大事的話,君侯也得和師叔商量著來。”
“在東方,姜橘道友和田氏的矛盾,也越來越激化,隨時都有動手的可能。雙方不過是因為都沒有徹底殺死對方的把握,所以才保持著表面的剋制。”
“南方,吳侯改革數年,積蓄了不少國力,培養了大批次的基層軍官,配合上野人,很快就是戰力可觀的軍隊。但是楚國太大了,實在是太大太大,所以,縱然吳侯可以佔據一時的優勢,但也滅不掉楚國。”
“越國肯定會在吳國佔據優勢的時候打吳侯的屁股,若是楚國危險到了一定地步,秦國定然不會坐視不理。到時候,南方定然是一片混亂。”
“晉國位於天下腹心之地,乃是當今天下諸侯之中,仍然支援周王的少數諸侯之一。但晉國內部卻已經分裂成了韓趙魏三家和智氏這兩大陣營,隨時都可能開戰。”
“之所以一直保持平衡,不過是因為玄門道友在現實中戰力有限。可是,當傳奇成就出現之後,我就知道,這樣的平衡,保持不了多久了。擁有傳奇成就的,實力定然會突飛猛進,沒有傳奇成就的,立刻動手是最好的選擇。否則,眼睜睜的看著敵人進步,那就是等死了。”
“如果說傳奇成就只是一個引子的話,那麼今日此地的龍脈之謎,便是直接導火索!沒有哪位道友,願意容忍現實和玄門之間的巨大差距。以往是沒有辦法,如今解決了龍脈之謎,無論是玄門的道友,還是那些國君、諸侯們,都會動用傾國之力,建設龍脈。”
“可是,列國的生產力,終究是比不上大明。諸位道友在列國的影響力、實力,也遠遠無法和他們在大明的地位相提並論。”
“就像墨翟師叔,在大明他是毫無爭議的天下第一諸侯,擁有平推天下的實力,如今不過是在保持克制,培養人才。而在宋國,他卻只是一個在野的賢人。”
對,擁有數百墨者,數千準墨者,至少數萬支持者的賢人,可真賢啊。呂不韋默默的想到。
“為了建設眼前這座小型龍脈,墨翟師叔動用了十萬熟練的工人,足足幹了三個月。若是換成普通人,若是沒有墨家這麼強大的組織能力,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得建設多長時間?”
“所以,我要是國君諸侯,我就對其他國家動手,抓其他國家的野人、國人當做奴隸來用,奴隸這東西死了再抓就是。”衛鞅冷冷的道。
呂不韋聽著師兄的分析,正打算回話呢,耳邊就傳來了莊子激動的聲音:“有了!有了!有了!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