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謙益用了一天時間,說服江南士紳,用三天時間統籌各方,只花了七天時間,就籌集了兩百萬石糧食。不過,他只拿出了一百萬石,然後就不動了。剩下的一百萬石,要等到關鍵時刻再拿出來,這樣才能顯得他錢某人有本事。
至於馬士英,他用了一天時間組建自己的小團隊,從今日起,反東林黨就正式成立了。而後,他們花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近乎求爺爺告奶奶,才籌集到了二十萬石糧食。
半月之後,王詡又一次在太師府中召開行政會議。
“就這?看來,江南士紳不怎麼愛大明啊!”王詡淡淡的道。
“太師,實在是時間倉促,而且,這一次的百萬石糧食,可純粹是捐獻,並無任何好處,足以證明江南士紳們,還是非常愛大明的。”錢謙益硬著頭皮解釋道。
雖然他是東林魁首,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說什麼,底下的東林黨就會做什麼,沒有這麼一回事兒!
東林黨,雖然稱呼上有一個黨,但是論起組織度來和後世的黨派完全沒有可比性。即使是紀律極差的刮民黨,組織度都要比東林黨強的多的多。
東林黨,更像是一個有著共同目的計程車紳聯盟,屬於地區聯盟,但更多的就沒有了。至於地方服從中央,黨羽必須聽從領袖的命令之類的,想也別想。
所以,錢謙益儘管知曉這麼做會引起王詡不快,但是他也沒法兒做更多了。
聞言,王詡並未做任何評價而是看向了一旁的馬士英。
“太師,老夫真的已經盡力了。這半月以來,一直在號召士紳、豪商捐款,嘴皮子都磨破了,也就只弄來了二十萬石。就這,還是一些愛國士紳主動捐獻的,否則,連二十萬石都沒有。”說到這裡,馬士英便掩面而退。
實在是沒臉繼續呆在這裡了!
北方那麼危險!
那麼需要糧食!
朝廷更是派遣自己這樣的內閣大學士,親自向士紳、豪商曉以大義,結果足足半個月時間,就只捐了二十萬石糧食,這像話嗎?
這不像話!
“果然,爾等前來南京當官,不是沒有理由的!”王詡冷笑著道。
眼前的這群官兒啊,他們有的知曉王詡的想法,可是卻總是心存僥倖,覺得王詡如今是太師了,不會主動拆朝廷的臺。
“出來吧!你們也都出來看看,看看這大明朝的好官兒!一個個的心裡只有士紳而沒有朝廷,更沒有大局!這樣的官兒,能當內閣大學士嗎?”
王詡一聲令下,隱藏在屏風後面的十幾位官員就衝了出來。看了他們一眼,錢謙益就認出了他們的身份。
戶部尚書倪元璐、工部尚書範景文、左都御史李邦華、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義渠、太常寺卿吳麟徵、左中允劉理順、刑部右侍郎孟兆祥,駙馬都尉鞏永固等……
“大冢宰,你是朝廷的天官,負責戶部,你來說說,若是讓你來籌款子,你怎麼辦?若是給你半個月的時間,你能否籌集到五百萬石糧食?”
聞言,倪元璐認真的正了正衣冠:“如今北方危機,陛下仍然被闖賊包圍,這個時候,哪怕是一石糧食,都非常重要。若是臣主持此事,必先召集六部,向六部官員解釋,做到內部一心。”
“這裡的一心,指的是為了籌集糧食,為了支援丞相、保護陛下,我等要不惜一切代價。當此之時,萬不可愛惜個人名聲,更不可拖延時間,一切都是為了勝利,一切都是為了大明。”
“當內部人心歸一後,老臣會迅速張貼皇榜,並召集地方士紳、豪商,向之曉以大義,同時,派遣錦衣衛、東廠,調查士紳、豪商,檢視是否有不法之徒,是否有偷稅漏塗之輩!”
偷稅漏稅,這是一個大明朝富豪們,永遠都無法避免的問題!
甚至可以說的絕對一點,這大明朝的有錢人,就沒有一個不偷稅漏稅的!
“而後,老臣會請來太祖高皇帝的大誥,當著豪商、士紳的面,誦讀一次大誥,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倘若他們之中,還有良心發現,願意大筆向朝廷捐款捐糧的,那就還是忠臣,些許小的錯誤,就不必深究。”
“倘若,他們仍舊執迷不悟,那就出動錦衣衛,將之打入詔獄,出動五城兵馬司,將之抄家滅族!一切按照大誥來辦,務必做到公平公正,整個過程要透明,要敢於讓朝廷官員、其他忠義士紳監督!”
“老臣相信,只要讓士紳們見識到朝廷的決心,只要讓士紳們明白不忠於朝廷的下場,那麼他們一定會痛苦的有錢捐錢有力出力!”
“至於如今,整整半個月的時間,卻才籌集到一百二十萬石糧食,這要麼是某些官員心中沒有朝廷,沒有為了朝廷為了大明不惜一切代價的想法,要麼就是他們的能力有問題!”說到這裡,倪元璐就發出了王之蔑視。
說的就是你倆!
一個有能力,但心中沒有朝廷!
一個心中有朝廷,可是這辦事能力,實在是太差勁!
作為北京的六部尚書,鄙視南京的六部尚書,這很符合大明朝廷的鄙視鏈。
只能說,你們這些渣渣,政治鬥爭失敗,被貶到南京坐冷板凳,不是沒有原因的!
“好!說得好!”王詡主動給顧元璐鼓起了掌。
“大司空,你是朝廷的冬官,主管工部,你來說說,要是給你半個月的時間,你會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