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陳程拿了“縣文科狀元”以後,前前後後聯絡他進行祝賀的人簡直多到爆炸。
當然,絕大部分人一開始表達的都是極度的震驚,因為熟悉陳程的人實在想不到他能考出這種成績。
但高考又確實沒辦法作弊……
所以好多人都在問陳程有沒有什麼高考訣竅和秘籍,如果有的話,自己花錢買也行。
咦?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商機”啊……
說實話,陳程一開始並沒打算拿自己這個“縣高考狀元”的頭銜炒作什麼噱頭,畢竟他的初衷只是考個好大學,同時也讓爸媽高興一下。
可等陳程得到了這一榮譽以後,他才知道這裡面的“隱性福利”有多少。
舉個例子,前世有一對考上北大的雙胞胎兄弟,就靠著高考那一次成功,很長時間內又是出書、又是賣貨的,折騰得非常熱鬧。
當然,陳程這個“縣文科狀元”的含金量確實不夠高,而且他也沒打算當“網紅”,但短時間內賺個快錢的事情卻不耽誤。
其實只有真正經歷過高考,才能體會到在華夏對“高考狀元”有多推崇。
比如就在這幾天,陳程家竟然收到了兩筆錢,一筆三萬,一筆兩萬,全都屬於“高考獎勵”,至於是學校還是其他什麼單位給的錢,陳程就不清楚了。
2007年的五萬塊錢啊……
那還是相當值錢的。
不過陳程所在的省份在這方面向來捨得花錢,甚至有些學校為了招攬“高分復讀生”,都能十萬、八萬的給。
由此也就可以理解靠著“高考狀元”的頭銜賺筆“快錢”還是很有可能的了。
於是在接下來的地方電視臺和地方報社的採訪中,陳程有意提了好幾次自己的“高考秘籍”,並被電視臺和報社包裝成了“狀元筆記”。
一個在高考前一百天逆襲成功的“狀元”,無疑是極具話題性的,尤其這個狀元還頻頻在不經意間提及自己的“高考秘籍”……
這樣一來那些想考高分的學生和家長,有幾個能不心動?
因此當陳程回母校進行經驗演講介紹的時候,竟然有一中的學校領導主動提了一下這個事兒,並且當地一家比較大的出版社也看到利潤介入了進來。
至於剩下的事情,就比較順理成章了,無非就是談唄!
本來出版社那邊一開始還把陳程當成一個挺老實的普通學生,結果接觸之後才發現這小子實在是滑頭的很,因此他們只好收起“坑”陳程一把的心思,好好地和陳程進行一次合作。
而陳程在和出版社“談判”的過程中,也和馮雨晴把“狀元筆記”的事情給敲定了,因為他哪裡有什麼“高考秘籍”?說到底靠的不過是馮雨晴那些細心整理的筆記罷了。
本來陳程正想著怎麼把開奶茶店的“初始資金”給掙出來呢,結果這辦法就來了不是?
而且與此同時,陳程還能順便幫一下馮雨晴,畢竟這姑娘有時候實在是太讓人心疼了。
以馮雨晴的性格,如果直接給她錢的話,她肯定會拒絕,不然的話陳程在學校的時候早就多請她吃上幾頓飯了。
但若是有個“合夥做生意”的由頭,那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
只不過這傻姑娘倒是實在,一開始還不肯要錢,直到陳程對她進行了一番“勸說”,這才最終定下了“五五分成”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