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要搞事,怎麼可以放過這塊寶地呢?
都說後方空虛後方空虛,但凡是出征的大軍,最擔心的,往往不是敵軍的強大,而是後花園起火,說的就是這個了。
既然是北伐,比如像是大晉這種朝代,即便是擁有了強大的火力支援,但是,也要看到,他們還是隻佔據了半壁江山。
火力兵器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補足,但是,兵源呢?
就真的不是你想辦法,你有一顆聰明的頭腦,就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的事情。
一個嬰兒,即便是現在年景好了一點,你想讓他成長成為可以扛槍打仗的少年郎,至少也需要十五年的時間!
十五年!
往後倒退十五年,就連王謐還都只是一個搖頭晃腦的小娃娃而已,足見,擴大人口數量,增加兵源,絕對不是隻用嘴巴說說,就可以實現的。
也決不能揠苗助長,因為,你就是揠了,那苗子也不會聽你的話,該長不起來,他也照樣還是長不起來。
所以,一般來講,這種半壁小朝廷想要進行大規模的征伐戰役,總是在兵力上有些捉襟見肘的傾向。
強大如北府,也是一樣。
即便是加上了荊州兵的幫助,王謐依然要抽調境內的大部分軍隊,放到北伐的佇列當中。
這樣一來,雖然他也知道,建康城的守衛依然很重要,不可懈怠,也準備了一部分北府兵,留在都城鎮守。
但是,相對來講,兵力還是有限,力量還是薄弱些。
司馬家的軍隊雖然從人員素質到武器裝備統統都比較廢,但是,只要他們集結起來,用盡全力的話,仍然可以給建康城造成不小的衝擊。
到時候,都城亂了套,你王謐還在北方呆得住嗎?
你是一定要回來的。
不回援,你的老巢就被掏掉了,辛苦北伐,還有什麼用處?
司馬休之他們,就是打的這樣的主意。
打不過你,還不能給你找點噁心嗎?
另一邊,還對建康城的暗流湧動毫不知情的北府主將,琅琊王王稚遠,還在北伐的路上。
所謂征伐,其實就是那麼一回事,自從拿下了秦州城之後,拓展姚羌地盤的事業似乎就變得不再困難,至少比王謐一開始想象的要順暢的多。
其實,歷史上的很多戰役都是如此。
如果現在北方還是氐秦在佔據,不可一世的苻堅還在的話,那麼,不管是王謐本人也好,還是他手下的那些大將軍也罷,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畢竟,那也是正宗的半壁江山了,況且,原本就以武功見長,多年以來,秦兵四處征戰,東征西討,戰功也是擺在那裡的。
實力確實很強大。
但是現在嘛,一切就不能同日而語了。
氐秦在北方的勢力一夕崩塌,迅速分裂為幾個分散的小朝廷,那麼作為一個整體來講,北方的實力必定已經大幅下降,不能擰成一股繩了嘛,就是這樣的。
於是,崩塌就好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是連成串的,一個接著一個的就被推倒了。
所謂望風而敗,就是這樣的。
秦州城當時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說一句兵強馬壯也一點不為過,雖然以往,這個邊鎮的重要性還是一般,但是,姚萇姚興夫子全都到達之後,兵力也好,戰鬥力也好,全都是大幅增長的。
再加上,兩位能征善戰的將軍,那個實力,絕對是不容小覷。
結果呢?
就是這樣一座防備嚴密而且擁有上萬兵力的城池,晉軍竟然就這樣輕輕鬆鬆的拿下來了!
怎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