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懷鬼胎

阿敏並不是腦子突然一熱,有的這個想法。

他剛剛閉目養神,就是在思考件事。

大明與大金的國力差距,實在是太懸殊了。

前幾一打勝仗,且是低傷亡的況,大金八旗看上去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可一切,都隨著一個繼位的明國年輕皇帝,而徹底改變。

他身為大貝勒,時常要處理政事國事,大金有幾斤幾兩,他心裡清楚的很。

果這次攻朝鮮不能搶的滿載而歸,大金起碼有一半人口,活不過這個冬天。

而且即使能順利度過這個冬天,又能怎麼樣呢?

大金現在能披甲上陣的男丁,滿打滿算也就四萬多,而且已經無處補充了。

蒙古林丹汗被明打到逃亡漠北,知去向,許多部落都歸附了國。

北方野人部落,這些年來也早就是被們掃蕩一空。

大金的人口以及資補給地,只剩下一個朝鮮。

鮮北部在也是人煙稀少,居住的朝鮮人是越來越少,以後他們南下搶掠,得冒更大的風。

而反觀明國那邊,自朱的小皇帝繼位後,可以說是一掃頹勢。

南蒙古被他打的分五裂,昔日攻不克、戰無不勝的大金八旗,對戰明軍屢遭慘敗。

那小皇帝明顯是會打,而且是有著雄才大略。

而且那個扎沉陽的熊蠻子,也不是好對付的。

如果再來一次薩爾滸大戰,大金未必會勝了。

國力的差距在是太大了,大金是一仗都輸不起,只要一輸,幾年的努力就會灰飛煙滅。

而這個事實,現在已經是完全驗證了。

而明國不同,他們可以輸一場,十場,甚至於幾十場,他們的實力還是非雄厚,依然不是大金所能比擬的。

現在的他,已經看的非常清楚了,大金只不斷的勝利,而且要每戰都必勝。

就像撫順、鐵嶺、薩爾滸那樣的大勝,大才能擋住明國的兵鋒,才能繼續存活,並發展壯大

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顯然已經不可能了。

再者與奴兒哈赤有滅門的血海深仇,只要有可能,他絕不會放過復仇的大好時機。

既然大金的勝算已經如此渺茫,自己為何還要受他的驅使,去充當他的馬前卒呢?

但對於自己投降之後,明國皇帝會如何對待他,他還是有所擔憂的。

畢竟這些年來,他們在遼東造下的殺孽可不少,他的手上也沾了許多漢人的血。

因此他現不能盲目的投降,必須要有所保留,給自己留條後路才行。

至少明國皇帝要證,保他子孫三代榮華富貴,而且自己還要當建州衛指揮使,世襲罔替。

想通了這一些,把自身的利益權衡一後,阿敏一咬牙,當即決定先派心腹走一趟沉陽,去見一見熊廷弼再說。

阿敏怎麼說也是四大貝勒之一,金核心人物之一,且他與他的父親都是一旗旗主。

因此忠誠於他的人,還是有不少的。

八旗制度的弊端也在這裡,整個鑲藍旗的,都是屬於他阿敏個人的家奴私僕。

所以他要找幾個心腹,去辦這件事並能,不過一句話的事。

他怕熊廷弼不相信,還自己親手寫書信,滿和漢文各有一份。

但阿敏也特別交代了,書信只能交於熊廷弼手中,並且還要視情況,探清楚熊廷弼的口風才行。

畢竟這事一旦洩露出去,被大汗知道了,或者明軍拿這書信做他的文章,那可就大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