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後,新管家上崗,趙家村的其他人全都帶著王老爺的厚禮離開了。
他們也沒幹過什麼伺候人的活啊,不過好在在村裡都是做慣農活的,王老爺對他們這麼好,他們也是很羞愧的。
邵從文心急如焚,但是還要忍著不能表露出來。
不到天黑,一行人就回到了趙家村。
人家都說久別勝新婚,趙家村的村民們也有這種感覺,回村了看哪都順眼。
邵從文跟大家分別之後,就去找少爺稟事。
可是莊子裡一個人都沒有。
他只好退出來去了不遠處的村民家。
“得柱,少爺呢?”
“去陽城了!少爺弄了一家酒樓,就開在寶裳樓那條街上。”
趙得柱說完,又覺得形容的不恰當。
“也不是酒樓,但是吧也是吃飯的地方,你明兒去陽城就知道了。”
陽城,美食屋。
清瑤開的確實不是酒樓。
她是開的小食城。
還攛掇趙家鎮上那家賣香料的搬倒了陽城了,就在美食屋不遠處的地方。
美食屋主要就是賣小食的,像酸辣粉,土豆粉,拌飯炒飯石鍋拌飯,小籠包,鐵板豆腐……
兩個人一個視窗,一個視窗只賣一樣。
鋪位設了三十多個,再空餘出來幾個對外招商。
畢竟清瑤這些都是後世的口味,而有一部分饕鬄客就喜歡原汁原味的東西。
反正各具特色,可謂足不出門,便可嚐盡陽城美食。
而且目標消費群體的鎖定範圍更加廣泛。
美食屋一共三層,第一層是堂食,不分男客女客,而二樓分左右樓梯,中間不通,右邊是女客專區,畢竟古代的女人想吃個零食都擔心被人盯著看。
這樣就能避免男女同席而坐的尷尬。
因為男女客是分開的,互相不知道對面是什麼樣子的。
所以男客那邊跟樓下設計的差不多,女客這邊卻裝修的富麗堂皇。
比如座椅是鞦韆椅,每張桌子邊上都圍繞著綠植,私密性是有的,還雅緻別有一番情趣。
吃完飯了,還有一個姐妹聊天的休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