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這孩子還大老遠的過來求學,難等可貴啊!
齊先生想幫襯的心就強烈了些,清瑤告辭的時候,齊先生還拍了拍她的肩膀。
清瑤……
仔細回想了半點,也沒想起是哪句話觸動了齊先生的軟肋。
準備了一日,後日一早,清瑤便準備好了馬車,在齊先生家的門前等候了。
這幾日齊先生的早餐都是清瑤送來的,今日更是換了新花樣。
名為水晶蝦餃,皮薄暄軟,蝦肉餡鮮香嫩滑。
齊先生的女兒吃的是一口接一口,這兩日,齊先生感覺自己以前吃的早點完全比不得,他自己都回味無窮,別說小女兒了。
怪不得王小公子放棄不了這門生意,就是他也願意經常去光顧一下。
他誤以為清瑤家是開吃食鋪子的。
馬車緩緩向文昌書院行駛過去。
文昌書院建在半山腰,千級臺階拾級而上,馬車止步,不論師生身份,俱要自己爬上去。
怪不得要住校呢,這麼高,每天都要爬上爬下太廢腿了……
齊先生也不例外,他沒空跟清瑤說話了,努力的往上爬。
清瑤倒是十分閒適,別說她了,就是趙家村的老人隨便來一個,爬這個除了腿疼點,也是輕輕鬆鬆大氣不喘的,當覃錦元這個老師是假的嗎?
齊先生抽空回頭看了一下清瑤,發現身後沒有身影,他還想著上去等一等他,哪知道,好不容易氣喘吁吁的爬到山頂上,就看見他正在對著山門看熱鬧。“你爬的這麼快?”齊先生喘了好久才問出來這句話。
“先生,我們家鄉做慣了活的,爬個山容易的很,先生,這文昌書院太壯觀了!真羨慕您在這個地方教書,太厲害了。”
這句話不是拍馬屁,是發自肺腑的。
那文昌書院四個大字橫在牌樓的最中央,
下邊有個小字,求學縱苦三伏三九,壯志以長行。
左邊上聯:寒窗苦讀無人問津,右邊刻著:金榜題名天下皆知。
齊先生指著那飛揚的文昌書院四個大字,“匾額是花國書法大家李席文提字而成,撰聯人為盛京天驕書院監督王閱知大人。”
清瑤做了個揖,“沒想到學生還能如此三生有幸,見識了兩位大人的墨寶。”
齊先生笑了,領著清瑤進了二門,此時學子穿著白藍的學院衣服擦身而過,大家都很有禮貌,齊先生穿深藍色的衣冠,那是老師的裝束,看見了便都上前行禮問安。
清瑤非常舒適,這才是禮儀之國,跟她那時候的古代一樣,尊師重道是刻在傳承裡的。
齊先生領著清瑤往山長的住處走,一路上亭臺相濟、樓閣相望、山水相融……
清瑤羨慕不已,以後她也要建一座這麼美這麼大的書院,引天下英才來求學嚮往。
正想著,便到了目的地,文昌書院的山長是個鬍子頭髮半百的老人。
齊先生說了清瑤的來意,便上課去了。
山長姓陶,面容慈祥,他看向清瑤,沒有半分山長的架子,拍拍身前就喊清瑤過去坐。
“坐著坐著,坐著說,不要拘謹。”
陶山長轉了一圈,從架子上拿了一本書下來,翻了翻,又放了回去,他似乎要在書架上面找一本書,但是上面的書太多了,找不到。
清瑤三步兩步上前去,“山長,您找書嗎?要我幫忙嗎?”
“那就麻煩你了,我要找一本《花國五字集》,哎呀,現在書放的亂了,我記性也不如從前好了,便有些找不到了。”
山長如鄰家的爺爺一般絮絮叨叨,還自己嘲笑自己。
清瑤默不作聲,默默的一本翻過一本,這些書原本都是沒有書皮的手抄書,看字型都是同一個人,怕都是這位山長自己抄寫的。
沒讀過這本書的人根本找不出來,恰巧,清瑤就是沒讀過這本書的。
沒讀過……如何找?
清瑤不知道這是這位山長在考驗她還是真的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