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就躲在陰涼處,看著頭頂的樹影婆娑,枝葉被曬的蔫蔫的,一邊啃著多汁的西瓜。
吃完了西瓜,陶山長便問,“你在書院有段日子了,可有遇見什麼難事?”
清瑤猛然想到,陶山長可是文昌學院的頭頭,人品學識地位都是拔尖的,便臉露欣喜。
“山長大人,學生想為我家鄉的學子們編寫適合的教材,但是現在遇到了很多難題,不知道如何解決。”
她說了幾個眼下遇見的最重要的幾個問題。
陶山長根本無需沉思,張口便來,“那你首先便要閱盡所有的書目,不想誤人子弟,便要分豪不錯,內容要嚴謹,知識的正確性,不能出現錯字……”
“再者,你若是想實現大家都用你那什麼拼音學習,那更是要有一個範圍,想必考中了秀才的,便已經學了小半數書了,那這種方法,就不必用了。”
清瑤懂了,這就是說在教材內容知識範圍界定上,不超綱是編寫教材重點。
陶山長繼續說道,“你夫子講課,你便也聽了,有沒有覺得哪裡不適合?”
清瑤思索了一番,“山長大人,學生覺得還是能聽懂的,夫子講的內容我都跟得上。”
“那麼,跟不上的呢?”
“跟不上?”
“對呀,不是所有的學子都有悟性的,要不然也不能有人考中秀才就止步了,而有的人卻能步步高昇,直上青雲。”
清瑤豁然開朗,對,村裡的孩子不能與自小便啟蒙的學生相比。
教材內容一定要從淺入深,逐漸遞進,不僅要讓學生有知識學,也會引導學生髮散思維。
清瑤把自己的感悟跟陶山長說了,陶山長摸了摸鬍鬚,孺子可教也。
“另,人生在世,有些事可為,可有些事可為卻也不可為,你可明白其中含義?”
清瑤琢磨了一下,這就是陶山長在拿話點她了,編書可以,可是有些事卻不能真的編在書裡,明知道真相也不能,先保證生存才能實現夢想。
她懂!
她一向很聰明,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彷彿是天生的,不就是違禁內容不允許出現嘛。
她是為了讓百姓讀書明智,並不是真的要他們幹什麼事來彙報,所以倒也能接受。
陶山長與她的一番語重心長讓清瑤十分感動。
乃至清瑤離開的時候還有些戀戀不捨。
而陶山長也一直站在臺階上遙遙相看,那身材明明不高大,卻顯得偉岸。
清瑤走後不久,陶山長才重新坐了下來。
他從樹叢中摸出個小包裹,慢騰騰地打了開來,大雞腿,紅燒肉,還有個小酒壺。
“嗨,我還以為發現了我吃東西呢,原來就是問我點問題,這把我嚇的。”
陶山長拍拍胸口,愜意地翹著小腿,一口肉一口酒的享受起來……
清瑤最近忙的不可開交,她每日都要去齊夫子的辦公室裡問問題,順便送飯。
有一日,一位夫子忘了東西回來拿,便看見了倆人邊吃邊聊,那香味飄滿了整個房內,他就說每次吃完飯回來都能聞到飯香呢……
正好,齊夫子提出了邀請。
那夫子便順勢坐了下來,香不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為學生傳道受業解惑乃是夫子的本職工作。
有一個便有第二個,畢竟夫子與夫子之間也有朋友圈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