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小胖人自己的攤位之外,還有許多走販行商也聞風而動。
還包括北武城城裡的人,他們有的帶著自己做的手工,有的帶著自己打來的野物或者家養的牲畜,還有一些準備以物換物的東西。
在小胖人攤子以外的範圍,也形成了一個小集市。
淸瑤乾脆安排巡邏隊把他們同樣納入保護圈,一來保護客人,二來保護商販。
淸瑤為了節日氣氛,還做了好幾面公司旗幟,每隔十步便插一個廣告棋旗。
小胖人現在整合產業,所有的零碎行業開始歸類。
南方的小胖人,基本都是一條街一條街的。
它們統稱小胖人雜貨街,而北地的產業。
不管是酒樓,茶肆,還是吃食,全都是一個城裡一個院子。
它們全稱叫做小胖人雜貨院。
這樣方便管理,省的她的精力分散。
街上的還好說,一眼看過去,跟著閒逛就能摸清這個店鋪買賣什麼的。
可是北地的大院子,很多人就不知道這門裡都有些什麼了。
這時候就需要廣告投入了。
重豐節的前三天,就已經迎來了本地跟外地的遊客。
從北武城出來,就能看見來來往往的人們,拉著個會走的木車,上邊還綁著一個褐色的箱子。
有外城來的人看著新鮮,便攔著一個拉箱子的人詢問。
“大娘,打擾了,您手上拎著的這個是什麼呀?”
“哦,這叫小胖人買菜箱,你想買,去城裡的小胖人雜貨院買就行,也不貴。”
那人“哦”了一聲,居然還有的賣,頓時有些心動。
那大娘人也實在,反過來勸告他。
“你不是本地的吧?不是本地不要買回去。”
“這話怎麼說?是隻允許北武城的人買嗎?”
這人覺得很奇怪,怎麼還有攔著別人買東西這麼奇怪的舉措呢。
“不是不是,誰都能買,但是你看啊,這下邊的輪子。”
大娘熱心的指了指小箱子下邊的東西。
“這輪子跟這木頭車是一體的,這輪子都是木頭做的,你們城要是沒有水泥路,這輪子它沒法子用啊。”
大娘又指了指上邊的箱子。
“這叫紙箱子,是我遠嫁的閨女給我寄東西時候留下來的,這東西是不賣的,除非你寄東西。”
這大娘還熱心提出來建議。
“你不搭這種箱子,你買個編織袋也行的,小旁人也有的買,麻繩子編的,但是染色過,也挺好看的。”
“哎呀,你是不知道小胖人有的東西可多了,你就說……”
淸瑤這幾天都會帶著人到山莊附近轉一圈,就是看看還缺什麼。
正巧看見大娘給外地人介紹東西這一幕。
她打量這個大娘雖然穿的不是員工服,但是那布料的顏色是特意染的,就是給員工家人發的福利。
耐磨結實又再外邊買不到,但是隻要穿上,小胖人的員工便知道這人是員工家屬。
也算分辨自己人的辦法,所以淸瑤就知道這大娘才不是什麼熱心腸,應該是賺介紹費的。
為了提高員工家屬的積極性,淸瑤給了福利,他們手頭都是有優惠券的,如果有外地人拿著他們給的優惠券去買東西。
櫃檯上的員工都會記下來,到時候按照買的東西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