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3章:父功襲子

“還是阿兄拿主意好了,無論如何,我都無異議便是。”楊集心知自己此刻就算說出一堆名字,想必也要被楊廣否決掉,索性就不說了。

沉吟半晌,楊廣看了看懷中的孩子,說道:“此子目光有神、氣宇軒昂,長大後,一定才華出眾、志存高遠,就叫楊昊吧!希望他日後能夠繼承你的功業,外徵異族、內安黎民!”

楊集給“楊昊”這個名字震住了,腦海中,卻不禁閃現出“楊日天”三個字。

這妥妥是主角名兒啊!

好、好、好!

“如何?”楊廣又問道。

楊集也點點頭,表示滿意:“昊者,既有無窮無盡之義,如昊天罔極、昊穹,便是表示廣大無邊;同時,也喻父母的恩情深重,好名字!”

他們兄弟三言兩語,不僅把長子的名字定了、也等於將楊集的繼承人的地位給定了下來,這倒不是過於著急,而是隨著這兩個兒子出生以後,楊集未來子嗣肯定不會少,為了避免奪嫡的戲碼上演,早早定下也好。

至於能力問題,楊集可以培養;只要不斷培養十幾二十年時間,便足以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繼承人來。

“至於次子,便叫楊明吧!”楊廣笑著說道:“你意下如何?”

楊集默然點頭。

楊廣問得倒是客氣,可這事哪有他做主的份兒?若他此時提出質疑,必然又是一頓訓斥。

況且這個“明”字當真不錯。

只因《九歌·東君》曰“夜皎皎兮既明”,既有天色明亮的意思,也有明白事理寓意。而《詩經·大雅·烝民》上說的“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更是演變出了“明哲保身”的成語。

楊明身為次子,如果日後真的明白事理、明哲保身,那麼兄弟之間,便不會上演奪嫡之事。

楊昊、楊明這兩個名字各有自己的深遠寓意,都代表長輩對孩童最真摯的祝福,飽含了無邊寵愛和期盼。

定了孩子名兒,楊廣又說道:“我這個當伯伯的,不能沒有表示,昊兒,便繼承你的遂安郡王,食邑萬戶、實授五千戶。明兒為武威縣公,實授千戶!”

隋朝爵制基本沿襲北周,設為九品:一為國王/親王,正一品;二為嗣王/郡王,從一品;三為國公,從一品;四為開國郡公,正二品;五為開國縣公,從二品;六為開國縣侯,從三品;七為開國縣伯,正四品上;八為開國縣子,正五品上;九為開國縣男,從五品上。

其中郡王以及的等級皆可世襲罔替!至於楊集這個親王級別的衛王,如果傳下去,而是降為嗣王了。

當然,一切都要皇帝的心情,比如說楊集和楊智積、楊綸、楊靜等人繼承爵位之時,本該是嗣王的,可楊堅愣是把他們提為親王了。

獨孤敏、柳如眉、蕭夫人、裴夫人等孩子相關的女子聽了楊廣的冊封,高興得嘴都合不攏,眉間眼中盡皆露出感動和喜歡,紛紛向楊廣行禮謝恩。

楊集雖也謝恩,可心中並沒有多大的波動,只因他在東北立下的功勞,楊廣至今還欠著未封,如今,他不過是把老子的功勞封到了兒子的身上。這種冊封方式不僅在他這裡得到,便是楊玄感兄弟的爵位,也是因父功而獲得的,與他們兄弟本身的才華、功績並沒有絲毫關係。

至於一些前來等候孩子降生的皇族女眷,臉上雖然也帶著笑容,但是笑容裡更多是羨慕和勉強。

她們此刻只顧著羨慕、眼紅,卻不知道楊集這些年為大隋立了多少功績?對大隋江山的影響有多大?為楊廣背了多少黑鍋?

也許,她們全都知道;但羨慕、眼紅還是難以避免的。

只因大隋天下承平已久,早已過了需要用爵位籠絡人的時代,所以現在的爵位非常難得,除了個別名動天下的人物獲得爵位之外,大多數赫赫功勳的將臣們,連個縣男都撈不到!

而這裡,如果說冊封楊集的長子為郡王,還過得去,那麼冊封次子為開國縣公,就有些過了。

可皇帝聖命已下,羨慕妒忌又能如何?

眾人心中都糾結了。

楊廣也不希望楊集被皇族孤立,他看了看“人間百態”,看似無意、實則有心的向楊集朗聲道:“金剛奴,你在東北立下了蓋世功勳,已讓我封賞給兩個侄兒了,日後,可別怪我賞罰不明。”

圍觀眾人聞言,心中多少好受了一些,要是皇帝再封楊集之功,她們的心態一定崩了。

楊集連忙表態道:“自然、自然!”

楊廣諸事繁多,又見天色已晚,並沒有在王府多加逗留,閒聊了一會兒,便也蕭皇后離開了。其他人等,也紛紛告辭。

剩下的“外人”,也只有楊昊的外祖母蕭夫人、楊明的外祖母裴夫了。

楊集把孩子一一交給了岳母,這才有時間去見兩大“功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