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4章:戰略大挪移

高句麗時期。所以他的擔憂,絕非杞人憂天。….

區別的是,楊廣現在非常有民心、非常有威望。

聽了他的這番話,蕭穎等女一下子懵了:她們知道朝廷現在執行的各種政策雖然利國利民,但卻以世家門閥受損嚴重為代價,所以皇族與世家門閥有著十分尖銳的利益衝突;尤其是和關隴貴族的矛盾,幾乎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而在矛盾和衝突劇烈增長的過程之中,楊集扮演著推波助瀾、火上澆油的狠角色;要是當真有人打著類似「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來造反,那麼最先倒黴的,毫無疑問就是他們家了。

蕭穎瞪著大眼睛呆了半天,她忽然驚惶失措的拉著楊集的手,問道:「郎君,若真如此,那該如何是好?」

楊集心中嘆了一口氣,將她摟在懷中,說道:「不日,我就帶兵先行;之後,聖人才會帶隊離開關中。你們等到聖人離京,立刻返回張掖,避開風暴中心。」

「郎君,我們可以去張掖避難,可是郎君怎麼辦?聖人會不會拿你……」旁邊的裴淑英心中緊張之極,整個人都顫抖了起來。

裴淑英和蕭穎比起出身不好的柳如眉、張出塵諸女,有著先天的學習優勢。而且裴淑英不但喜歡讀史書,而且得到裴矩的教誨、指點,所以她對「清君側誅晁錯」這個史實,以及過程都十分了解。

晁錯學貫儒法、學識淵博,深受文景二帝器重和寵信,同時也是景帝的帝師,他為了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於是在景帝乾元三年上《消藩策》,然而此舉卻激起了吳王劉鼻、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的強烈反對,並以「清君側,誅晁錯」的名義發動了赫赫有名的「七王之亂」。

漢景帝繼位不久,無論是個人威望、實力,還是對天下的掌控力,都弱得可憐;在來勢洶洶的七王聯軍面前,他根本就指揮不了多少軍隊。於是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在袁盎建議下,以「亡臣子禮,大逆無道」為名、聯名彈劾晁錯,並且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

迫於種種壓力,漢景帝批准了這個建議,將晁錯「朝服腰斬於市」,他的家族也被抄家滅門。

晁錯僅僅只是上奏《消藩策》,就落得如此下場,而楊集所幹的得罪人的事,說是多如牛毛亦不為過。「清君側誅楊集」的事件要是發生,而戰事又不利於朝廷,裴淑英十分擔心楊廣迫於種種壓力、將楊集腰斬於市。

「我倒是無妨。關鍵是你們,只要你們安全,我就沒事。」楊集為了使她們安心,又見四下都是親近的人,便低聲向她們透了個底:「對於可能發生的動盪,其實聖人早已做好萬全準備了。現在除了留守西京的太子和楊達、留守東/京的楊雄之外,他還向各州刺史下了備戰的命令。而我們涼州軍更是做好了戰爭的準備,若是當真有人不識時務、自尋死路,涼州軍和隴西、平涼、天水等地駐軍便會揮師東進,而扶風太守錢世雄也會開啟大震關、安夷關,讓大軍入關、協助太子和楊達平叛。此外,還有各種準備。」

「有了這些部署,即便真的有動盪,但很快就會平息下來,你們不用替***心。不過這種事、這種部署,只有極少極少的人知道,你們絕不能向外人透露,都明白了嗎?」

「明白了!」眾女凜然應是,繃緊的心絃也鬆了下來。

蕭穎很快就平靜了下來,她從丈夫懷中掙了出來,說道:「郎君,阿孃她們還在洛陽呢,得通知她們做好準備才是!」

楊集也考慮到了此事,聞言便點了點頭,向柳絮吩咐道:「等到天光破曉,你就給洛陽發去鷹信,讓她們入關匯合,與王妃等人一起撤向張掖。」

「喏!」柳絮拱手應命,當她正待

前去準備之時,楊集卻又將她叫住。

楊集目光一一看向慕容弦月、鮮于芳、柳絮,微笑著承諾道:「相處這麼多年,我一直視你們為最親近、最可靠的親人,自此以後,我們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這就是在告訴她們,你們以後就是我楊集的女人了。而三名堅強無比的女孩聽了此話,竟爾流下了眼淚。

蕭穎見狀,心中暗自嘆了一口氣,又見到楊集將家事安排妥當,柔聲問道:「郎君,你要走了嗎?」

「正是!」楊集點了點頭,向她們說道:「我還很多事情要和楊義臣他們商議,你們先去休息吧!」

此時、此地不宜久留,走為上策。

諸女應道:「喏!」

見那傢伙揚長而去,蕭穎不禁搖了搖頭:在女色方面,還是那麼有賊心沒賊膽,看著都替他著急!.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