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70 比利時附庸

或許日本人喊出來的一億玉碎口號是吹牛,但依靠本土防禦作戰的優勢和悍不畏死的作戰風氣,只需要用幾百萬條人命,就能讓美軍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

當時美國遲遲不敢登陸日本本島作戰,就是因為硫磺島戰役的巨大傷亡讓美國政府看到了佔領日本全境的困難。

同樣的例子還有許多,比如說抗美援朝,越南戰爭等等,都是弱國面對具備裝備優勢的強國,逆天翻盤的經典戰爭,依靠的不就是思想武裝麼?

當然,李維的軍隊能屢戰屢勝,依靠的也是悍不畏死的作戰風氣……

李維知道自己在歐洲君主制國家和貴族階級中的名聲早就爛掉了,自然不可能去找尋歐洲傳統貴族來充當比利時王國的國王。

即便有行政點化的操作,控制一個國王,人家背後還有一個大家族,發現自己的家族成員不對勁,很容易就推測到是李維的催眠手段。

到時候國王家族背後完全可以在穩定比利時王國的局勢後,偷偷用陰險的手段換掉被行政點化的國王,然後推一個沒有被李維點化的家族成員上去!

按照歐洲的王室繼承法,這是完全合理的操作!

至於讓人家整個家族的重要成員都來巴黎讓李維洗腦,這是不可能的,誰叫李維現在會催眠的能力,已經在歐洲上層社會流傳開?

這就是為何李維寧願找一個比利時平民首領,也不從歐洲找一個名門貴族建立比利時王國的原因。

就是擔心比利時王國會脫離自己的掌控!

反觀找一個比利時平民領袖,背後根本沒有強大的家族,甚至可以說他本人在自己的親戚中就是一言九鼎的存在,控制威廉姆斯一個人,就相當於控制了他整個家庭。

平民階級可不像貴族階級那般,有著大量的旁系乃至嫡系家族成員!

而威廉姆斯被選中的理由很簡單,他是比利時地區布魯塞爾城市中,新興的自由黨派的領袖。

法軍撤離之後,比利時地區立刻被普奧聯軍佔領,並重新劃入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家族領地中。

不過後來隨著奧地利在義大利地區一路敗北,被李維政府打的簽署停戰條約,奧地利將比利時割讓給法蘭西,這裡的奧地利駐軍自然也就撤離了……

原本,李維是想要將比利時變成法蘭西的一個大區,但內閣大臣們告訴李維,比利時地區由於之前法軍在那裡的肆意劫掠,對法蘭西的怨恨極大。

尤其是神聖羅馬帝國與法蘭西共和國的停戰條約傳入比利時地區,反法聯盟崩解,比利時人民知曉他們的家鄉被割讓給法蘭西共和國後,更是在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內,爆發出幾十支民間武裝來!

估計這也是神聖羅馬帝國願意把比利時地區割讓給法蘭西的原因之一。

法蘭西對比利時的統治雖然沒有了教會和當地貴族的阻撓,但比利時民眾的仇恨無疑更加難以清理,再加上比利時地區深受法蘭西大革命思想侵襲,各個革命黨派如同雨後春竹一般萌生。

游擊隊自然如同蝗蟲一般不斷出現。

甚至在奧地利軍隊撤離不到一週的時間,比利時地區所有的大中型城市都被民間武裝佔據,並組成了一個鬆散的攻守同盟,想要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

其中有想要建立共和國的,也有想要從歐洲傳統大貴族那裡找一位夠格的人,成立比利時王國的。

總而言之,就是不能被法國人吞併!

或許,這些比利時地方武裝力量很差,連火炮都沒有幾門,但法軍強行進入的話,佔領大城市不難,想要清理掉比利時游擊隊,就要做好長期治安戰的準備!

這不光會極大的消耗法蘭西的國力(打仗是要花錢的!),還會將正在恢復期的比利時再次打成一片白地……

如此一來,李維收穫的只是一片戰亂不斷,沒有什麼產出還需要不斷往裡砸錢的地盤,這明顯不符合李維政府的利益!

所以,李維就同意了內閣大臣們提出來的建議,想要在比利時地區成立一個附庸國。

讓比利時人自己成立一個政權,他們自然就不會源源不斷的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