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窮,連賊都不惦記。
錦繡城百姓之間相處的十分和睦,沒有人抱怨生活太過於貧困,也沒有人想過要改變這種貧困。
當梅笑寒在前面走的時候,小孩在後面跟著。走走停停,小孩跟著走了好幾里路。
“誰家的孩子,究竟是不依不饒的?”
小孩傻笑,確是不說話,伸出了髒兮兮的小手,只見他手上緊緊握著一把金黃色小疙瘩。
梅笑寒眼睛一亮,仔細一看卻是玉米粒。
“叔叔...你的東西掉了!”
梅笑寒蹲下,手指指著玉米粒道:“你猜這是什麼東西?”
小孩天真回答道:“莫非這就是黃金?”
梅笑寒道:“這可比黃金金貴多了!”
“一粒...兩粒、三粒、四粒...”
“一共是十三粒!”
梅笑寒一手緊握著玉米粒,一手拉著小孩往前走。
“叔叔,往前走不遠就到我住的那個村子了!”
“不遠是多遠?”
“再走兩炷香的功夫就到了!”
梅笑寒道:“小孩我警告你!不許再問我開心不開心!”
小孩有些膽怯道:“難道你現在很不開心嗎?”
梅笑寒一時無語,兩人走走停停,等到太陽快落山時總算到了村子裡。
快進入村子的時候,一塊石碣碑上刻著“躍龍村”三個字。
這個村子總人口也就一百來人,人家二三十戶。
沒有村長,只有族長。族長是一個老態龍鍾的老頭,頭髮已經斑白,拄著一根木頭柺杖。走起路來顫顫巍巍,在村口四處張望。他已經習慣這樣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樣站在村口。
年紀大了以後,他再也沒有出過這個村子。
無論是颳風或是沙塵暴,族長都會出現在村口。
今天他的又迎來了一個外鄉人,當梅笑寒和小孩遠遠的走來時,族長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線,突然嘴巴張的大大的。
這個名叫“躍龍村”的小村子,已經有八十多年沒有來過一個外鄉人,族長上一次見到外鄉人還是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孩子。
滄海桑田變,曾經的“躍龍村”一度的繁榮,出過許多進士。
隋朝605年首次開進士科,被視為科舉的開端。
隋、唐時,“進士科”只是科舉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詩賦。因為進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難,故此最為尊貴,地位亦成為各科之首。
當梅笑寒走進“躍龍村”地界的時候,感受到的是一股荒涼。
見到梅笑寒時,族長點了點頭,問道:“小兄弟,你是從哪裡來啊?”
梅笑寒倒也是直言不諱道:“我從南山來...”
族長緊握著梅笑寒的手道:“老夫還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一個外鄉人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唐朝賀知章晚年辭官回鄉,帶著複雜的心情,感受家鄉的變與不變,對生活變遷、歲月滄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做了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