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章 亂世生存法則

亂世,死人實在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最終許多人死的時候都沒有地方安葬。

有時就算是朋友或親人死了,並沒有人來為他收屍,更別提立一塊墓碑,或是好好的安葬。

亂世當中,當兵打仗。特別是在亂世,每天就是以打仗為主。能夠活下來的人十個人裡面也只有一兩個。

所以想要保命的第一要義就是,打死也不當兵。也許,在外面露營的時候,進入睡夢的時候,不是被火火的燒死就是射死。

三國時期,就連張飛這樣的猛將,也難以逃脫睡夢之中被割下頭顱這樣的悲劇。

沒有到快餓死的地步,沒有人會選擇在亂世的時候去當兵。槍打出頭鳥,在亂世的時候,也不可顯得太過招搖。

然而在亂世之中,也不乏自立為王者,劉邦便是一個典型。

劉邦這一個人,本事並不是很大,但有一點非常的難得,那便是非常的重情重義,為人敢做敢當。

他當亭長時,曾押送服勞役的犯人到驪山去,一路上開小差的人不少。於是劉邦乾脆把犯人的繩子統統解開,說,你們都走吧,我也一走了之,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見劉邦並沒把什麼職銜放在眼裡,也沒把什麼王法放在眼裡,更不會因為要保住亭長的差使就什麼出格的事都不敢幹。只要他認為該幹,就會去幹,沒那麼多小心眼,也沒那麼多小算盤。

劉邦用人時真能放開手用,整人時也真能下得了手。劉邦手下,什麼人都有:張良是貴族,陳平是遊士,蕭何是縣吏,韓信是平民,樊噲是狗屠,灌嬰是布販,婁敬是車伕,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劉邦都一視同仁,各盡所長,毫不在乎別人說他是雜牌軍、草頭王。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一點在劉邦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流氓出生的劉邦,擁有著領袖的氣質,這不是任何人都所擁有的。

一個領袖所具備的素質,不是別人所能教的,知人而善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利用一切所能利用的力量。

作為一個領袖人物,劉邦最大的優點是“知人”。知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尊重人才和善用人才,而是懂得人情人性,既知道人性中的優點,也知道人性中的弱點,這才能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又能孤立敵人各個擊破,終於運天下於股掌之中。

天下,天下並非土地,而是人。所以,得天下,也就是得人,得人心。

劉邦很懂這個道理。他似乎天生就會和人打交道。劉邦厭惡讀書,卻天性聰明,胸襟開闊,能採納最好的謀略,連看門人和最底層的小兵,一見面都成為老朋友。

“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

劉邦把所有的人都看作寶貴的財富和資源,惟恐其少,不厭其多。

韓信曾念念不忘劉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之恩,這不是金錢所能買來的。

就算擁有很多現代化的高科技,也未必就能在亂世之中生存下來。

人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有了追隨者,堅定不移的支持者,才能成就最終的霸業!

每一個人物都有每一個人物的性格特點,然而身處亂世之中,活著永遠是第一要義。

梅笑寒並不喜歡劉邦這個人,但是並不影響從他身上吸取經驗和教訓,這便是愛恨分明。

梅笑寒把求助亂世生存法則的資訊釋出到論壇之後,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