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郵件以後,陸晨在第一時間和導師李瑤進行了溝通。
線下PPT會議稽核的時間,在一個月以後,地點在京都大學。
到時候,李瑤將親自前往京都。
一方面參加進行稽核,另一方面聯絡京都其他醫院的專案負責人。
而陸晨就待在京華,等待著最終的結果。
剩下的事情,就全靠李瑤了。
……
而另一方面,陸晨給省廳領導進行了電生理手術的訊息不脛而走。
最關鍵的是,這種電生理手術的難度極高,連成國文主任都只能當助手。。
一時間,陸晨在京華二院中的影響力,到達了一個頂峰狀態。
大家閒茶飯後的談資,說的都是陸晨。
“聽說過沒,二院心內科出了個了不得的學生啊!百年難遇的吧!”
“當然聽說過,剛上研二,就做了一個高難度的電生理手術,心內科成國文教授都只是當他的副手!”
“你們這就不知道了吧。我作為心內科的人,對知道得比你們多。陸晨做過的事情,可不只這些啊!”
“是嗎?快說來聽聽!”
“那就要從一年前,陸晨剛來京華二院說起,那時候的陸晨毫不起眼,幸虧是李瑤教授,慧眼識英,給了陸晨的顯示機會……”
而之前刁難過陸晨的那個副院長,此時也是心有餘悸。
他完全沒有想到陸晨成長得如此之快,幸好當初沒有做出太過於出格的事情。
……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陸晨,此時格外的低調。
他知道自己現在羽翼未豐。
雖然有系統的幫助,在電生理手術上的進步遠遠高於其他人,但是他畢竟只是一個學生。
能力和權利地位不匹配,很有可能遭到他人嫉妒。
適時低調,也是保護自己的好辦法。
況且,他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儘快充實自己, 完善自己的介入手術水平和知識架構。
在成為一個最厲害醫生的道路上, 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
陸晨在CCU待了這麼久, 已經熟悉了重症病房的工作流程,也徹底融入其中。
組裡的上級醫生周斌和李輝,已經完成承認和接納了陸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