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音樂學院音樂廳裡,人聲鼎沸。複製網址訪問
林寶卿的父親林賢韜以及左書琴的父親左夢風都在,他們正陪著央視音樂頻道的音樂總監陳功,以及“風華民樂”的欄目導演白雪妮還有一眾工作人員聊天。
此次來音樂學院的團隊裡,“風華民樂”欄目組並不是全員上陣,攝像,主編都在,但還有現場導演啊舞美設計,燈光設計,多媒體,製片,監製等人員都沒過來。要她們過去音樂頻道演播廳那邊的話,應該都能見到的。
陳功也是從華夏音樂學院畢業的,同樣出自華夏音樂學院的工作人員也好幾位,回到母校,這幾位也特別有感觸。尤其看到母校蓬勃發展,人才濟濟的狀況後,更是發出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的無限感慨。
至於白雪妮,則是傳媒大學畢業的除了導演外還兼職過製片人的角色。她沒有陳功他們那麼多的感懷,但對音樂學院還是打心底尊重的,就衝它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音樂人才,就值得敬重。
這次華夏音樂學院這邊,也做得比較隆重。當然,並不是指歡迎他們的到來,而是在對待他們要考察的物件,“錦瑟華年”樂團上。把這試音試鏡做成音樂會的大場面,也是白雪妮她們之前沒有想到的。由此也看得出來,這群女生在學校領導心目中的地位。
林寶卿此前在“風華民樂”節目中的上佳表現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她們的長輩林賢韜滕建輝他們,也和節目組有過合作,交情也不少。不過這和樂團的表現,還是有區別的,再怎麼交情好,也要看到她們的實際表現之後再做決定。這既是對電視臺的工作負責,也是對樂團的女生們負責,對關心愛護她們的長輩老師們負責。
樂團的配合和獨奏演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更何況是她們這麼多人的樂團。
此前上過節目的樂團組合,人數最多的,也沒她們一半,七八個人已經算很多的了。她們這有十七個女孩子呢!
樂團人少有優點也有缺點,很多時候還需要放伴奏才行,要不然會太單調。就像是獨奏演員,很多時候也需要其他樂器伴奏甚至是協奏一樣。完全可以這樣說。要論獨奏的話,鋼琴當之無愧的樂器之王。不需要其他樂器,都可以挑起一場音樂會的大梁。其他哪怕是小提琴,要一把小提琴就單獨開一場音樂會的話,總是會讓人覺得單調枯燥的。
樂團人多的好處當然是很多的,音樂的織體比較豐富,各種高低音聲部都能滿足,聽著有民族交響樂團的感覺,更不需要其他伴奏之類的。
缺點的話,就是組織起來會比較麻煩。演奏難度特別高。主要指配合的默契程度上,要配合不好,就完全是災難,而且這災難對人造成暴擊的程度,比獨奏要慘重得多。
再者,她們都還是學生,甚至還有加奈子這樣才剛進學校的大一學生。
此前的那些上節目樂團組合。最起碼都是音樂碩士生,比她們要多練幾年樂器。沒人會小看這幾年時間累積起來的差距,能混到這程度,大家天賦都不差,就靠時間來慢慢積累了。那些個搞流行向的民樂團組合,基本也都是碩士生以上的學歷。競爭壓力之大也由此可見一斑。
林寶卿她們樂團的默契程度如何,陳功白雪妮她們不得而知,必須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才能做出最後的決定。
華夏音樂學院這邊,說他是出於面子也好虛偽也罷,趕出這樣的音樂會來,對左書琴她們來說,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宣傳和海報都是連夜加工出來的。但效果沒差,女生們看了之後都挺滿意的。
其實如果安排在晚上挺不錯的,但音樂廳晚上已經提前安排給了國際著名的鋼琴家斯卡特開交流會,就是一半音樂會一半交流問答的,鋼琴系那邊也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安排妥當,臨時更改肯定不妥。
寧秀佩當然也帶著宋子萱姐妹過來給未來的兒媳婦捧場,她還把秦華凱一家都拉了過來,說是讓他們接受高雅藝術的薰陶。
寧遠靜嘀咕幾句說她是為了抓壯丁給林寶卿捧場,被她瞪了兩眼之後就乖乖閉嘴,寧秀佩這姑媽的威嚴比寧遠靜父母還要來得可怕。尤其隨著秦放歌的名聲日顯之後,寧秀佩的脾氣也越發大了起來。
相對而言,秦芳就要識趣得多,看爺爺奶奶他們都一心向著秦放歌,秦華凱就不用說了,完完全全的妻管嚴,似乎還樂在其中。她倒是挺會安慰寧遠靜的,“到哪玩不是玩啊!你要不給她面子,有你小鞋穿的。”
寧遠靜只能撇撇嘴,她勢單力薄,爸媽也不會幫她,反而還說寧秀佩這個姑媽教育得好。瞧他們的神情,巴不得她也能被教育得像秦放歌那樣有出息,但這可能嗎?
寧遠靜對民樂甚至是鋼琴都興致缺缺,她最能接受的還是流行音樂。古典音樂什麼對她來說太難,還需要努力學習才能欣賞得來,流行音樂就好得多,完全可以不用腦子,隨便拿來娛樂或者休閒就好。
當然,這樣的話也是肯定不能對寧秀佩講的,要不然肯定又會被她一陣教,說什麼,“你就是這樣給你表哥丟臉的嗎?”之類的話。
秦放歌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他們,倒是挺樂意來欣賞這樣高雅藝術的。老年人思想和年輕人也不一樣,對有著優良傳統,並能代表自己國家民族的音樂,抱有相當的好感。
林寶卿也禮貌的過來問他們好,秦放歌的爺爺還抱歉的跟她說秦放歌現在排練忙,不能倒現場給她們加油,就他們這些老傢伙來。
“他的事情要緊,我們能有這樣的機會開音樂會,也是託他的福。”林寶卿輕笑道,“歡迎爺爺奶奶的到來,希望我們的音樂能真正做到老少皆宜,最起碼不讓大家聽了就想打瞌睡就好。”
“怎麼會呢!聽寧老師說你們的音樂特別有活力,我都覺得我們聽了之後。能年輕很多。”
聊了幾句之後,他們就讓林寶卿不要管他們,安心準備音樂會。
林寶卿也就禮貌的告退,雖然她其實並不需要怎麼特別準備。
寧秀佩現在已經習慣了和人打交道,秦放歌不樂意做這樣的事情,也為了不讓他分心安心做音樂,她就必須得承擔起這樣的責任來。秦華凱這個粗人還是算了吧!
林寶卿她們的老師都來到了音樂廳。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民樂系的教授。她們之前忙於排練還有工作(三國演義電視劇音樂的錄製),公眾場合演出機會其實並不多。現在這麼多家長都來了。也是大家交流一下,然後再看看學習成果的時候。
作曲系的龍富錦和吳亦芬兩位教授也到了現場,他們是滕舒婷的恩師,也是整個樂團的指導老師。
在這點上,民樂系的教授們倒沒有跟他們去爭這指導老師的位置。
就學校的民族樂團而言,一般都有指揮帶著的,要不然就一盤散沙。這指揮的老師,要麼作曲系要麼就指揮系的,民樂系老師們都習慣了。
對他們而言。看著自己學生有出息就好。相比起獨奏演員成長的艱難,多數學生能進民族樂團,就是最好的出路。學生自己組建樂團能出成績的例子並不多見,滕舒婷左書琴她們算是最成功的,最起碼,也是正走在成功道路上的學生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