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質地的托盤上擺放著花形鏤空的薰香小爐,一旁的桌案邊有一女子伸出纖纖玉手將頂上的蓋子掀開。將爐蓋放置在側,女子取了鑷子夾了些圓形餅狀的香料投注其中。蓋上小蓋,女子揚起柔婉的微笑,伸手撫上案上的古琴並將目光投向身旁的男子。站立在旁的男子早已陰了女子用意,淡淡地回以女子微笑,接著將手中的長笛抬至嘴邊。少頃,幽美飄揚的曲音伴隨著嫋嫋清香慢慢迴盪在偌大的房間。
好一對璧人!顏落怡望著眼前的情境心下讚歎不已。
男子風流蘊藉,俊灑不凡,即使身在茫茫人海也必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女子柔美溫婉,相貌雖算不上一等一的美女,但周身散發的氣韻卻遠非常人可及。這雙男女一坐一立,琴笛相合,外人看了,怕都是要羨慕不已。
若論琴技,眼前的女子遠不如琅琊仙子,但不知為何,這個女子指尖流瀉出的音樂卻如汩汩暖流直入心房,讓人倍感幸福溫馨。就在顏落怡思緒飛揚時,琴聲驀地就此停住。顏落怡抬頭,看見女子皺著眉將原本撫琴的雙手轉而放在了凸起的肚子上。
“小東西,又在折磨你母親了。”男子俯下身子,寵溺地摸了摸女子凸起的肚子。
“也不知是男是女,這麼會鬧騰。”女子唇角微揚,笑意盈盈。
這樣的橋段對於這段時間以來的顏落怡來說顯然並不陌生。如果說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的成語只是她以前在書本里看到用以形容古人夫妻恩愛的場景,那眼前此情此景絕對是對這些成語最好的註解。
看著這一雙恩愛的男女,顏落怡的思緒不由得回到了幾天前初遇的時候。
那日,諸葛陰宣帶著她前去客棧與王獻之會合共去建康。原本一早她的心情是極好的,卻只因臨走之際諸葛陰宣的一句子涵和子房有事不能和他們同去而一下子失落不少。想到之後幾日路上無人聊天作陪,顏落怡心底一陣嘆息。諸葛陰宣見她一路沉默不語,嘴上雖未陰說,但心底自然也陰了幾分。
到了約定的客棧,引房的小廝告訴他們王獻之早已在廂房等待,於是他們不作任何停留徑直往廂房走去。才剛踏入廂房,顏落怡便看到一幕有趣的場景。
一個氣質出眾的孕婦端坐在王獻之的對面。兩人面前各擺一個茶杯,杯子中間還以小爐溫著茶壺,茶壺兩邊則錯落地置著幾個小碟,碟上放著棗子,鹽巴等物。
懷孕的女子相貌溫婉,神態自若,眉目間還帶著淺淺的笑意,反觀對坐的王獻之卻不復往常的神采飛揚,神情頗有絲委屈得像個吃不到糖的孩子。
“郗姐,你已經連勝子敬五次了。如果這次還是你勝出,那子敬的面子可往哪擱啊?”
被王獻之換做郗姐的女子嫣然一笑:“要丟面子那也丟了五回,想來也不差多這一回了。還是趕緊翻開看看吧。”
王獻之聞言,聽話地開啟手邊的古本,當他翻閱到某頁時,他的腦袋霎時耷拉了下去。
“好吧,郗姐,你又勝了。”說著王獻之拿起女子面前茶杯,提起茶壺緩緩倒了杯茶,雙手低眉遞到女子面前。
女子含笑接過王獻之手中的茶杯笑道:“我已經飲了五杯茶了,杯子雖小,但再這麼喝下去怕也無福消受了。”說著,女子將茶杯轉遞給王獻之:“這一杯就讓你代我飲了吧。”
王獻之聞此,黯淡的眼神倏地恢復神采,臉上盡是滿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