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皇后很忙,讓人傳話說,若無要緊事兒,等秀女採選完畢,再召見姜婉寧。
姜婉寧就隨口問了一句,“皇后娘娘忙什麼?採選秀女?”
丁嬤嬤皺眉,“我出來前,常公公遞信兒來,說朝上有人彈劾皇后弄權干政。”
姜婉寧吸了一口冷氣,“嘶,皇上怎麼說?”
“皇上當朝發了火,說若不是御史有風聞言事的權利,妄議,栽贓皇后,就該砍了腦袋。”
丁嬤嬤說著,笑了一下,“禮部侍郎站出來說,御史是不知內務府職責,皇后竟然掌管行璽,權柄實在太過。”
姜婉寧挑眉,道:“禮部侍郎,誰的人?印章是皇上給的,他瘋了,站出來職責皇上。”
皇上從來沒有錯,他是天子,怎會犯錯?
不等皇上發火,常廣站了出來,說內務府是總管皇宮內院,皇上,太后,皇后,諸位娘娘的飲食起居,吃穿用度。
其中還有貢品的存放,有金銀珠寶,皮毛,瓷器,綢緞,茶葉,這些都是宮裡要用到的。
皇上賞賜,公主,郡主出閣,皇子出宮開府,還有皇室宗親的日常供奉。
常廣加重語氣道,這些是他作為內侍總管的職責,也是皇后娘娘統管六宮的職責,哪裡不對?
再說除了宮裡,皇家有田莊,有山林果園,還有各府、州、縣要呈進宮裡的貢品。
因皇后與常廣不能出面,這才選了一個外管事。
這都是皇家的事兒,沒必要拿到朝堂上說,也不用宣告外臣知道。
常廣反問,皇后哪裡逾矩了?難道有人想窺視皇上內違不成?
御史梗著脖子道:是因為皇后不該掌管皇帝行璽。
皇上瞪了一眼常廣,說了半天,一句沒說到點子上。
常廣應景的哆嗦了一下,從袖子裡抽出一張紙,從書案下塞到皇上面前的桌面上。
皇上低頭看了一遍,臉色緩和了許多。
沉聲告訴朝臣,宗人府從禮部獨立出來,專門負責皇家宗族之事。
需要按時普查皇室宗親人口,編纂玉蝶,記錄宗室子女,生老病死,婚嫁,喪葬,封爵等事宜。
宗人府類似民間宗族祠堂,老親王是族長,朕的皇后便是宗婦。
皇室宗親,凡有請求,由宗人府向皇帝彙報,有罪責過失,需經宗人府裁決。
皇子封爵,賜婚,郡主出閣,公主選駙馬,都有宗人府負責。
皇后本就有指婚,賜婚的職責,朕把行璽給了皇后,有什麼問題?
這趟狡辯後,百官不覺得行璽有問題了。
問題在於宗人府,權利太大。
皇室宗親犯錯,不再交由大理寺審判,而是宗人府裁決。
朝臣看向太子,難道太子不覺得,宗人府有問題嗎?若是宗人府說太子有錯,太子還能是太子嗎?
太子反而覺得很好,對於看向他的目光毫不在意。
宗人府成立,受益的是他。
老二死就死了,宗人府的金冊上,老二隻保留了皇子出身,親王身份改成了庶民。
還有老五,太子妃說,老五是太后的算計。太子總覺得,老五的事兒,有蘇氏的手尾。
不過,老五在金冊上記錄,德行不修,皇上恩賞郡王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