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彥質剛剛派人去黃州城叫門,就聽見一聲號角。聲音低沉,在這靜謐的夜裡,如同鬼魅一般。
暗道一聲不好,折彥質急忙轉過身。就見不知道多少人從附近樹林沖出來,也不言語,直向靠岸的船衝去。
此時譚巡檢剛剛帶著人上岸,與來的人一下撞在一起。就在岸邊碼頭,殺在一起。
軍隊的戰鬥力,很大程度依賴於陣形,依賴戰士們之間的配合。沒有了陣形,沒有了相互配合,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譚巡檢帶的軍隊完全沒有準備,突然遇敵。夜裡又無法有效配合,迅速被殺散。
折彥質取了一柄腰刀,帶著身邊的護衛,防住敵人的進攻。他久經沙場,匆忙間還是指揮衛士擺陣。只是敵人志不在他,只留一小部分人牽制,大部隊還是向靠岸的大船攻了過去。
常言說雙拳難敵四手。其實對於真正的高手來說,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敵人雖然多,只要動作不同步,還是很容易被抓住破綻。一個人打四五個,甚至一二十人,是有可能的。但對軍隊來說,完全是兩回事。兩個軍人可以迅速形成配合,數個軍人就可以擺陣。軍陣不在於多大的威力,而是可以約束陣中軍人的動作,同攻同守。
這個時候,高手再厲害,雙拳也難敵四手。軍人的動作,可以同時做出,而且相互配合。動作同步了,相互之間沒有時間差,人數多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你打了這個,同時另一個的進攻就到了身上,沒有時間躲閃。
軍隊被殺散,沒有準備的譚巡檢迅速處於下風。這些又不是訓練有素的軍人,無法短時間內扭轉戰局。更加要命的是,大家正準備下船,守船計程車卒一時間無法準備好弓箭。
弓箭的威力,同樣在於齊射。幾個人開弓,同樣無法阻擋大股敵人。很快就有大量敵軍上船。
棲霞樓上,徐文手裡握著酒杯,站在欄杆前,藉著月光,看著江邊的戰事。
賀凝站在一邊,神情緊張。一雙手牢牢抓住欄杆,恨不得把欄杆捏碎。
見自己的人把船圍住,賀凝問徐文道:「統制,看來我們要勝了!」
徐文道:「我們本來人就多,又出其不意,折都承又有什麼辦法呢?這一仗,從他們大船靠岸的時候,結局就已經註定了。好了,你派人去準備馬匹,我們連夜去團風鎮。」
賀凝稱是。使勁看了下面的戰事兩眼,才匆匆地帶人離去。
徐文回過身,舉起手裡的酒杯,一飲而盡。
自己一千多人來到黃州,對摺彥質運的火炮志在必得。只要逼得折彥質靠岸,這一仗就算勝了。如果在江中,折彥質是大船,徐文又不能在長江裡放手施為,還真拿他沒有辦法。只是折彥質到底不熟水性,還是中計了。
譚巡檢帶人護住折彥質,無奈地道:「都承,船已經被賊人佔據了。唉,如何是好?」….
折彥質道:「只要守住這些人去的道路,不怕他們!船上的火炮兩千餘斤重,不信他們能扛得走!」
譚巡檢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折彥質的想法實在太過天真了。這些人埋伏在這裡,怎麼會沒想好辦法?
殺到船上,幾個大漢快步到了後甲板。見幾門大炮被牢牢地綁在那裡,旁邊站著一隊宋軍。
一個大漢仰頭大笑。道:「果然是在這裡了!兀你們這些廝鳥,不想挨一刀,就早早躲到一邊去!這些火炮,爺爺要定了!哪個敢攔,一刀結果性命!」
說完,大踏步上前。一個宋軍挺槍阻擋,被大漢一刀噼倒,血濺了出來。其餘宋軍早已膽寒。見了這個場面,俱都又腿戰慄,誰還敢攔這些人。
大漢命令手下去解火炮的繩子。自己走到船邊,對著茫茫江面,勐地一聲唿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