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過後夏收就開始了。夏收是百姓一年之中最辛苦也是最忙碌的時節。驕陽似火,天氣熱得像火爐似的,田地裡到處是忙碌的人們。不過今年與往常不一樣,百姓雖然忙碌臉上卻都洋溢著喜悅。
有個粗壯的婦人看著籮筐裡滿滿的穀子,笑著說道:“他爹,今年咱們的糧食大豐收,官府也只收三成稅。晚上我去舂了米,明日咱們煮上一鍋大米飯再燒上一道紅燒肉。”
男子看著田裡金燦燦的稻穀,也是滿臉的笑意:“都隨你。”
這一幕在許多人家上演,因為沒有苛捐雜稅老百姓也捨得吃自己種出來的白米了。不像以前,都是拿去換了粗糧來吃。
農忙一過去,官府就貼出了告示。許多人原本都擔心這是官府徵稅的告示,不怪他們,以前衙門在這個時節貼出告示都是要徵稅的。不過這回不是,告示是讓各村莊將糧食準備好,等輪到時就將糧食運去糧倉處。
往年都是衙差下來收糧收稅的,現在卻要自己去交糧,老百姓雖疑惑不解但也沒人拒絕。將糧送去衙門雖累,但累兩三天家裡卻留有足夠的糧食。以前倒是輕鬆了,但交下糧跟各種賦稅所剩無幾了。當然,若是願意用銀子抵糧也可以,價錢就按照市價來。
因為江西上半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楚瑛擔心有人趁機壓低糧價,於是給糧食定了個價。然後讓官府貼出告示,若是低於這個價收糧,官府會直接抓人的。
楚瑛現在在江西屬於最兇殘的人,這告示一出那些想壓價囤糧的人都歇了心思。錢可以想其他辦法賺回來,可命沒了還牽連家小,他們可不敢了。
以往收糧稅總會發生鬥毆或者衝突,但這次糧稅卻風平浪靜。而且比規定的一個月時間還提前了五天。
淮王與楚瑛說道:“阿瑛,只收三成的稅,怎麼維持整個衙門跟軍隊的開支?現在你手裡還有錢,但這錢也用不了兩年。”
楚瑛說道:“父王,你知道上在前面三個月的商稅我們收了多少嗎?”
“多少?”
楚瑛笑了下說道:“是往年的三倍。只要我們繼續大力發展商業,收的商稅只會越來越多。”
她廢除了進城出城等亂七八糟的稅,只收商品的差價稅以及契約稅。不過因為還在摸索階段,所以很多條例規則還在完善之中。
淮王一聽就明白了:“你準備稅改?只是咱們現在四面楚歌,就算是大力發展商業,只藩地也發展不起來。”
楚瑛對此一點都不擔心:“父王,商人本性逐利。只要知道來這兒做生意能賺錢並且能保證安全,他們一定會來的。不過要想富先修,這官道都坑坑窪窪的,官府得修了。”
她承諾不收雜稅,但卻要服徭役,等農閒以後就該徵壯丁來修路了。路好了不管做什麼都方便。
淮王見他心裡有數,也就沒再多問了。只是轉頭,他又與宗政伯說道:“我記得她以前最煩讀書了,為何會知道這麼多東西。”
稅改這事他都從沒想過,阿瑛不僅想還付諸行動了。
宗政伯也想過這個問題,他說道:“王爺,我覺得正因為郡主以前沒有了接觸過時政,沒有受我們的影響,所以行事沒那麼多顧慮。”
有的時候知道得越多越有顧慮,反而不知道的會有勇氣打破成規。這也是為何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諺語。
淮王點頭道:“你說得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