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是由太陽內部氫原子發生氫氦聚變釋放出巨大核能而產生的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是一種可再生能源,主要表現就是常說的太陽光線。其利用方式主要有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
在太陽內部,每分每秒都在發生連續不斷的核聚變反應,其產生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但輻射到地球大氣層的能量僅為其總輻射能量的22億分之一。
別小看了這22億分之一,換算成能量可是高達173,000太瓦,用個形象的例項,也就是說太陽每秒鐘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當於500萬噸煤。
當然了,總量聽起來駭人,可能流密度太低,所以實際上也就那麼回事。
要想最大程度的獲取收集這些能量,還得從材料上入手。目前主要用於收集應用太陽能的材料是矽,將其製成光伏板元件。
有一定的優點,但缺點也是極其明顯的,造價高昂不說,利用效率也低。總的來說經濟性還是不能與常規能源競爭的。
綜合考慮到這些優缺點,經過討論之後,大家最終同意了閒餘的提議,研久空間太陽能電池。
在當下科學技術對宇宙的探索中,太陽能電池是衛星和空間站的主要來源。
相比於太陽能電池在生活領域中的應用有著造價高,利用效率低的缺點,其在空間中卻是一種高效率、長壽命、高可靠性的空間能源。且在已發射的數千顆人造衛星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衛星能源都應用了太陽能電池元件,空間太陽能電池的需求量增長十分迅速。
所以無論是從經濟效益還是從需求量來說,研究空間太陽能電池都要更合適一些。
而且閒餘也很期待,當他們最終拿出成果展示在st面前,卻無論如何也不肯將成果賣給他們時,對方會是怎樣的反應。
商定好研究方向後,幾人就正式開始著手實驗了,經費問題閒餘四人一力承擔,各種材料只要有需求,就絕不吝嗇,全心全意為這次課題和競賽服務。
本來閒餘考慮到趙甜和劉佳二人的家境沒打算讓她們倆也分擔經費的。
周玫是個富的不能再富的富二代,她不擔心她承擔不起經費,可趙甜和劉佳頂多算是小富,經費若是分擔到她們倆身上,估計會有一定壓力。
可趙甜和劉佳都嚴詞拒絕了她,並且表示她們倆完全能承擔這部分經費。
因為她們把之前國家付給她們的腕錶專利費拿出來了一部分,當初這筆錢她們拿到後是拿回家交給父母投資週轉了的,可這時間也不長,錢就沒有全部投進去,留了一部分下來應急。
這不剛好她們現在就急缺這部分錢了麼,和各自父母商量了一下,出於對閒餘的信任,她們很順利的就拿到了這筆錢,然後就能夠分擔經費了。
閒餘聽完之後略微考慮了一下就同意她們分擔經費了,不同意也沒辦法,她們倆鐵定跟她急。,,,
手機使用者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