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八百里荊棘嶺,有松有柏還有竹,多梅多柳更多桑。
薜蘿纏古樹,藤葛繞垂楊。
經過一處石碑,上書三個大字,“荊棘嶺”,下方還有兩行小字:荊棘蓬攀八百里,古來有路少人行。
正是人跡罕至之處,或許也因為這般道路崎嶇難行,人跡罕至,方才令松柏成精,老杏生靈。
此時,夜幕降臨,鄭健按落雲頭,徑直來到了木仙庵。
風清雲淡,月朗星稀之際,鄭健上前敲門,“在嗎?有人在嗎?查水錶了,開門!”
無人應答。
鄭健也不管,徑直推門而入,只見裡面清幽頗為清幽,設著幾個石座,只是左右並無人。
他入內坐定,方才從手鐲中取出一本從福星處順來的《黃庭經》,兀自吟誦朗讀,彷彿書生一般。
這麼讀了半夜,直至夜深之際,忽然傳來腳步之聲。
旋即便看到幾人推門而入,一人霜姿風采,一人綠鬢婆娑,一個虛心黛色,最後一個則是手執柺杖,足踏芒鞋。
四個形貌各異的青年一進來,看到鄭健正在朗誦《黃庭》,均是目有異色。
四個青年看起來甚有涵養,也不打斷鄭健的朗誦,相反都靜靜的聽著……
許久,等到一章誦完,持著柺杖的年輕人才和煦道:“這位兄臺請了,在下勁節子也,不知兄臺從何而來,往何而去,為何於我等家中讀書?”
鄭健似有所覺,收起《黃庭經》,笑道:“原來是幾位的家啊……我從東土……大漢而來……趕路至此,本想借宿一宿,敲門之際,卻見這庵中無人,便在此歇息。若是衝撞了各位兄臺,我在向各位告個罪。”
看著形貌各異的荊棘嶺f4,鄭健心中一動,若有所思。
如今大鬧天宮還沒發生呢,原時空的四個老頭兒現在還是年輕人呢!
這勁節子就很有意思了,年紀輕輕,拄個棒柺棒棍兒……
有點違和!
“靜誦《黃庭》,當是有德高真,何罪之有?”勁節子笑道,“相逢便是有緣,且讓在下為兄臺介紹,這位是孤直子,這位是凌空子,拂雲子,卻不知兄臺高姓大名?”
好吧,現在都還是子字輩兒,還不是公字輩兒呢……
鄭健微微一笑,做足了高真風範,張口吟道:
“先有盤古後有天,東海深處蓬萊仙。
得道不問歸來處,我姓鄭來號為健。”
來自蓬萊仙島的仙人?
荊棘嶺f4一聽,頓時肅然起敬。
似乎是西遊世界的特色一般,四人也紛紛吟詩報根腳,這裡便不一一細表。
一輪吟詩過後,鄭健笑道:“既然諸位都是文華滿腹之人,咱們便來對詩如何?你們出上句,我對下句!”
f4頓時欣然答應,對詩,正是他們喜歡的事兒。
別問,問就是風雅!
於是,勁節子先來,開口道:“萬壑風煙惟我盛。”
鄭健略微沉吟,便道:“千海明月共潮生。”嗯,這第一句嘛,還是很正經的……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