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算起來,每個月林曉金的老媽劉翠蘭給他的飯錢和零花錢,倒有一多半輸在這個場子裡了。加起來,也已經有1500多塊了。
本來林曉金家就窮,所以每個月給林曉金的飯錢和零花錢只有五百塊。輸掉一多半在賭場裡,可想而知,林曉金這個窮學生過的日子就慘不忍睹了。
所以後來,林曉金就藉口說學校的飯菜不合口味,改成了幾乎每天帶飯的習慣。而劉翠蘭對兒子還是很疼愛的,所以,每個月的五百塊錢還是照給不誤。這才讓林曉金緩了一口氣。
不過林曉金這個“賭徒”有一樣好處——他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強,每次進賭場都是輸光拉倒,而從不向人借錢去賭。
這跟他那種看淡金錢的樂天派性格也有關係。他總覺得,賭輸了就賭輸了,錢就理所當然是人家的了。
而其他賭徒,包括王冬在內,都會有這樣一種想法——這錢剛才是我的,所以它就應該是我的。所以,他們輸了錢,一定會想要翻本。這也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叫作“損失厭惡”。
就跟炒股票一樣,股民往往不願承認股價下跌的事實。譬如某隻股票他是10塊錢買進的,他就認為這隻股票應該值10塊。
殊不知,股票的價格是由業績和供求關係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跟你買進這隻股票時的價格卻沒有半毛錢關係。
那些一隻股票買進之後,就深套幾年十幾年的人,都是這種“損失厭惡”心理的受害者。
顯然,王冬也是被這種心理支配著,所以才會越陷越深的。
想到這兒,林曉金倒是產生了一些疑問——如果那家地下賭場真的是公平的話,倒也只好怪學生們手氣不好了。
但是憑著林曉金現在腦子裡背過的金融知識,他覺得這裡面肯定有貓膩。
就拿他自己來說吧,除了第一次是贏的以外,以後的每次賭博,贏錢的機率等於零。這也太不符合“機率”理論了吧。
而如果造成這種結果的罪魁禍首是賭場在“出老千”的話,那他林曉金可就不能不管管了。
一來,他要替自己討回個公道,二來,王冬是他在這所學校裡最要好的兄弟,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兄弟掉進這個無底洞裡,卻不拉上一把吧?
想到這兒,林曉金終於下定了決心。他朝衛若蘭道:“不好意思啊,我想起來今天還有一件事沒辦呢。”
“什麼事?”衛若蘭眨著漂亮的大眼睛,疑惑地問道。
“哦,”林曉金撓了撓頭,“我……我……我好像語文的練習冊忘在課桌裡了。”
衛若蘭可不是傻瓜,她立刻嬌嗔道:“什麼‘練習冊忘在課桌裡’?這樣的藉口也虧你想得出來?也太低階了吧。”
林曉金禁不住“呵呵”地傻笑了起來。
衛若蘭白了他一眼道:“你是不是想去賭場看王冬啊?”
林曉金只好點點頭:“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