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3章 張濤的煩惱

相比於股票,“何大戶”對期貨就更是一竅不通了。

而張濤有著“小天師”的雅號,又是“南涇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畢業的高材生,“何大戶”就順理成章地邀請了張濤做他的期貨經紀人。

張濤也覺得自己的才能沒有被充分展示出來,而且又承蒙“何大戶”這麼多年來的照顧,也就答應了“何大戶”的請求。為此,張濤還婉拒了證券公司的高薪挽留。

張濤跟著“何大戶”進了期貨公司,並且憑藉著他的專業知識,很快透過了期貨經紀人的執業資格考試,成為了一名有牌照的“期貨經紀人”。

於是,2008年初,“何大戶”就正式入駐了“中金期貨”的大戶室,由股票大戶變成了期貨大戶,而張濤就是他的期貨經紀人。

從“逼格”來說,期貨大戶要比股票大戶牛多了。在期貨營業部受到的待遇,也比在證券公司上升了一個檔次。

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逼格”的上升,當然是要用金錢作為代價的。相比於股票,期貨交易的手續費就要高多了。所以,手續費是“何大戶”第一個繞不過去的檻。

期貨交易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快進快出,這就讓“何大戶”更加水土不服了。

而且期貨交易的“交易標的”其實是“合約”,而任何“合約”都有到期的時候。

這就意味著,有些交易就算“何大戶”明明虧錢了,也不能像炒股票那樣捂著不動,而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斬倉割肉”。這就讓“何大戶”更加不適應了。

上述的幾個因素都會讓期貨市場的資金波動遠遠超過股票的波動。就拿“何大戶”那500萬的資金來說吧,幾乎每天都會出現5%以上的波動。

500萬的5%就是25萬。在短短四個小時的交易裡,每天出現25萬元的波動,對“何大戶”那種承受能力不足的人來說,顯然是超負荷了。

而且,有時候,一天的波動甚至達到20%,也就是100萬,這就更讓他吃不消了。

於是,在炒股票時對張濤言聽計從的“何大戶”,等到了期貨大戶室裡,就不那麼聽話了。

漸漸地,“何大戶”不僅不聽張濤的話,還越來越覺得張濤不行了。為什麼說張濤不行?

因為他自己的期貨資金在不斷地縮水,經過大半年的折騰,他那500萬已經只剩下100多萬了。所以,他跟張濤之間也就慢慢產生了摩擦,甚至演變為經常發生口角了。

這也是行業裡的普遍現象。在股票或者期貨的交易當中,經紀人跟客戶之間的關係幾乎都遵循著一個規律——

賺了錢大家就是好朋友,而虧了錢,客戶就會把責任全都推到經紀人身上,於是,兩人就再也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而事實上,“何大戶”還應該感謝張濤。由於張濤過硬的專業視野,又在做期貨經紀人之前惡補了期貨交易方面的知識,所以,他的眼光要比“何大戶”準得多。

由於他的英明果斷,讓“何大戶”避免了一次又一次的滅頂之災。

要不是有張濤幫“何大戶”控制倉位、降低風險,“何大戶”這樣的傻叉估計不用一個月就把500萬全都賠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