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沒辦法,林曉金只得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真氣地迴圈。直到早晨五點多鐘,他的意識漸漸地模糊起來。於是他就在長椅上躺了一個小時。
早晨六點,他被走廊上人來人往的聲音吵醒了。
真氣的修煉,雖然沒有能夠達成突破的目標,但是,卻讓他的精力特別的充沛。所以,僅僅靠早晨那一個小時的睡眠,林曉金已經完全恢復了體力。
相比之下,王冬雖然睡了有四五個小時,卻完全沒有林曉金那種神采奕奕的樣子,反而顯得昏昏沉沉的。這種反差,不得不讓王冬更加佩服他的“林哥”了。
星期五和星期六兩天,也就是衛若蘭出事後的第三和第四天,王冬和林曉金繼續他們自己的“追兇”行動。
他們沒有再去交警隊的監控室,對於能在那兒找到那輛紅色跑車,他們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
他們去的是事故發生地。並且以事故發生地為中心,他們開始走訪起附近的居民來。
事故的發生地是在環湖西路上,具體是在環湖西路從“通江路”路口到“紅星路”路口之間的這一段路上。
離事故發生地最近的十字路口是環湖西路與通江路的交叉口。
而這個交叉路口的錄影,王冬和林曉金已經數不清“回放”過多少次了,基本可以排除那輛紅色跑車在事發後經過這個路口逃逸的可能性了。
而另一個交叉路口,是環湖西路與紅星路的交叉口。這個路口的錄影,林曉金和王冬也看過無數遍了,沒有絲毫紅色跑車經過的蹤跡。
也就是說,在事發前,這輛跑車是如何進入這個路段的,沒有任何線索。而在事發後,這輛跑車又是怎麼會消失在這個路段的,也是一無所知。
至少從錄影上看,情況是這樣的。所以,林曉金和王冬決定採取“實地走訪”了。
這一段環湖西路,長度約500米,照例來說,並不算長。但問題是,在這500多米長的路兩邊,卻是居民集中區。
路北側是通江一村,大概有100多幢樓房。
南側是通江二村和三村,居民樓更多,足有200多幢。
而且,這個地區不是什麼高檔小區,建的都是經濟適用房,每幢樓都足足有33層那麼高,每層都是8戶。這樣一來,這個地區的住戶足有8萬戶之多了。
而且,這裡不僅住戶集中,住戶的來源也非常複雜,大體有三類人:
一、拆遷戶。由於拆遷,他們分配到了這裡的經濟適用房,就搬遷到了這裡;
二、也有一部分是從拆遷戶手中購買了這裡的房子,住了進來;
三、另外還有大量的外來租住戶,他們的情況就更加複雜了。
再說停車位吧,這三個新村的停車情況也相當複雜:
首先,每一幢樓的一樓都有四個各自獨立的停車庫可供停車;
其次,新村的路面上也可以停車;
另外,小區的綠化帶也鋪了方型網格道板,可供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