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教會醫院

過了幾天,莫斯醫生告訴阿榮,他奉了柯西雅嬤嬤的指派,要前去四川成都呆上一個來月。原因是那裡的一個教區,大面積感染瘟疫,需要前去幫忙處理,即日就得出發。

莫斯醫生還道,以他本人的想法,原是要帶了阿榮同去,也好現場傳授一些防疫的技能給他。但柯西雅嬤嬤表示反對,擔心瘟疫來勢洶洶,生怕阿榮有何閃失,在陳香梅那裡難以交待。

至於林先生的肺結核病情,咯血已經完全止住,照了兩次X光,顯示病情有所趨緩。仍由阿榮,配合一名中國主治醫生,按照莫斯醫生先前確定下來的診療方案,繼續負責日常觀察,記錄診療結果。

沒有了莫斯醫生的嚴厲約束,林先生病房的來訪客人,開始多了起來。這其中,留給阿榮印象最深,是見到有位嘴上留起一字胡,面容清瘦,身著長袍的人。林先生和楊女士,對這位到訪客人尤其敬重,尊稱他為“周先生!”。

楊女士把阿榮引薦給了周先生,還說起了他主動歸還文稿的事情。周先生目光銳利,饒有興致地打量了阿榮一番,說了一句令他終身生銘記的話:“學醫固然很好。然而眼下的狀況,救亡比救命更為緊要!”

經過交流,阿榮才知道周先生,年輕時就曾經去過日本學醫,以後卻是投筆從文,如今就住在虹口那裡多倫多路上。那裡一帶在上海,是文人聚集的地方。

阿榮心想這位周先生,大概就是楊女士之前說過,一再相勸她丈夫住院就診的人。但是令他極其驚奇發現到,周先生稱呼楊女士的丈夫,不再是姓林,而是直接喊作瞿先生。

周先生離開後,阿榮見病房沒有了外人,終於忍不住好奇,向楊女士認真問道:“你家先生,我到底是應該稱為林先生,還是瞿先生?”楊女士怔了一下,看向自己的男人,不知道該怎樣回答阿榮才好。

她的丈夫並不吃驚,略有思索,對阿榮笑道:“就像你不叫格里陳,我也不是林先生。以後沒有外人在場,你可以喊我為瞿先生。”

阿榮也笑道:“我真名叫做陳國榮,這格里陳的外國名字,是莫斯醫生給叫出來的。莫斯醫生是美國人,他大概是喜歡自己的學生,能有一個外國名字,叫起來能順口。瞿先生以後,叫我阿榮就行!”

瞿先生道:“雖然你還不能單獨給人看病,但這裡是醫院,我還是喊你做陳醫生比較妥當,”他想了想,又道:“我看你好像不大懂得英文。學習西醫,不能看通外國醫科書,很難做好一個稱職的醫生。以後,你有空就來病房這裡,我教你一些學習英文的方法。”

阿榮本想回答,自己有讀過好多年日語學校,但隨即轉念,覺得這說不定會引起瞿先生的誤會,以為是在明顯拒絕他的好意,只好點了頭應承道:“謝謝瞿先生,我一定努力!”

自此開始,阿榮每天晚間,都在瞿先生的病房裡,接受好幾個小時的英文輔導。

有一日都到了夜裡九點多鐘,瞿先生正在給阿榮講解英文語法,病房裡忽然湧進來,五六位前來探視的客人。有男有女,一時好不熱鬧。

令阿榮十分驚喜的是,在這群客人中間,竟有好幾位是在畫報上,見過的電影公司男女影星,其中有一位名叫程菲菲,不過是二十歲的樣子,卻是打扮極其時髦。阿榮以前,看過程菲菲主演過的好幾部影片,如今見到真人,心裡激動不已。

瞿先生把這些客人逐個介紹給了阿榮,除了程菲菲,其他的還有電影公司的袁導演、丁編劇、趙演員等。這位袁導演,阿榮也是在電影裡見過的,因是他不僅兼做導演,也還擔任過許多影片裡的主角。

最後一位中年男人,瞿先生沒有太多的介紹,只說他是張先生,在商務印書館裡做事。

而在把阿榮介紹給大家時,瞿先生很客氣地稱為“格里陳醫生!”

眾人皆是稀奇,想不到這家教會醫院裡,居然還會有個少年小孩,能替人看病。阿榮被了瞿先生如此有心抬舉,自是滿臉得意之色,尤其向那程菲菲多瞟了兩眼,企盼在她明亮的目光中,能看到對他的格外欣賞之意。

袁導演對瞿先生高興道,今天是利用了週六晚間,邀請這幾位上海電影界的名人,與紗廠裡那些最底層的工人們,直接進行座談交流。尤其是青年工人,救亡熱情高漲,希望今後利用工人夜校,能培養出一批文藝活動積極分子,教會他們如何排演節目。

瞿先生原本毫無血色的臉上,綻放出難得少見的激動光芒。

他若有所思地看了那位張先生一眼,對袁導演道:“你們的做法真是太好了。戰勝強敵,民眾是最根本的堅實基礎。文藝也只有深入到民眾裡面,才能不斷煥發活力。”

那位張先生對瞿先生暗中點頭,意思是完全贊成他的看法。

瞿先生又道:“袁導演,我很希望你們認真考慮一下,以後是不是能在工人和學生中間,培養出一批熱愛演藝,又具有個人潛力的骨幹分子。比如,舉辦類似於訓練班的活動,充實和豐富工人們的救亡力量。”

袁導演道:“瞿先生的建議,我們一定會認真研究,爭取來年春天就能落實下來。”

這些探視客人前後呆了一個多小時,才肯離開瞿先生的病房。阿榮也隨了大家一同離去,但那位在商務印書館做事的張先生,卻被瞿先生又留了下來進行交談。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