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68章 是神明(大結局)

王富貴的確是做生意的奇才,雖然成了明府的管家,但是生意那邊也是打理的井井有條。

明非只要吩咐下去的事,他總能如實照辦,並且做的十分出色。

三位書屋逐漸在京城各坊開了分店,店內書目上百種,每日客人絡繹不絕。上千名落魄書生轉業寫書,得到了作為文人應有的尊重。

不久,京城文人圈子就有了演義排行,楊過名列第一。只是他們不知道,楊過就是大名鼎鼎的京城第一才子——明非。

聽雲閣的說書生也已經響遍長安的每個角落,成為了茶餘飯後最好的消遣的方式。其中的故事,也是成為了始終最有趣的話題。

匆匆到了八月,頭頂上的烈日如干柴上的烈火,久炙著未逢甘露的大地。

大旱來了。

皇帝李治與百官惶恐之時,長安八水最重要的幾處堤壩已在狄仁傑與工部眾官員的治理下頗見成效,囤蓄了許久的河水被引入良田,與家家戶戶門前的陂塘,一起灌溉著翠綠的稻田。

即使烈日當空,地上的莊稼生長的卻更旺盛了。

百姓紛紛對朝廷感恩戴德。

經此一事,水部郎中明非立下豐功,在百姓的擁戴下,升工部尚書,原工部尚書閻立本因閻立本之死悲痛欲絕,罷官回鄉。

次月,李治為提拔明非,鞏固自己地位,特賜明非萬年縣侯。

明非編寫格物論,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周奇與林楊二人深入格物大道。

周奇來到牛家村明非希望學堂講學,任校長,教授七個孩子格物論。

林楊熱衷於地理航海,明非向李治請命,建造大船用於航海,獲准。

十二月,大雪紛飛之際,八艘鉅艦建成,李治下令,封林楊為徵海大將軍,前往明非口中的其它洲,尋找食物土豆玉米和工業必需的植物橡膠等。

寒氣雖重,海面卻熱血激昂,林楊代理八隻艦隊朝東駛去,計劃橫渡太平洋,經過南美,穿過大西洋,繞過南非,從南亞返回。

……

永徽二年,三月,明非在工部正式成立格物院,建格物廠房,牛家村七名學子學有小成,分別擔任格物院七部的主事,主持格物創新。

五月,李治再次前往感業寺進香,先皇李世民喪期已滿,武珝入宮。

八月,孫思邈和弟子劉神威拿著格物院產的顯微鏡,觀察動物身體微妙的結構。

十二月,王富貴與明非對賬之時,名下產業共計盈利八百餘萬兩白銀,這些銀錢與後續的一半收入,將在整個大唐各縣村修建希望學堂,幫助寒門子弟封蔭入仕。其它的錢全部上交國庫,用於百姓社稷。

永徽三年,狄仁傑升大理寺丞。

同年,武珝被封為二品昭儀。

入秋,李治登基以來的第一次恩科中,一甲進士及第,狀元駱賓王,榜眼蘇瑰,探花牛子儒。

一大批寒門學子湧入朝廷為官。

人稱永徽之治。

永徽四年,孫思邈藉助新醫學,攻克婦科、兒科、外科、五官科等眾多疑難雜症。劉神威仍苦心鑽研新醫學,並在解刨學獨有建樹。

朝廷元老大臣相繼仙逝和歸隱,迎來大換血。

明非站武珝一派。

永徽六年,林楊帶領艦隊歸來,八艘鉅艦僅剩一艘。帶回土豆玉米等新作物,帶回橡膠等工業原料。

同年廢王皇后蕭淑妃,十一月,立武珝為後。

明非風光迎娶蘇海棠為妻。

顯慶元年,土豆玉米全國耕種,解決了上千年來的糧食問題,百姓得以溫飽,李治更得民意。

由於橡膠等引入,醫學空前發展,數百萬百姓因此得以長壽。

顯慶二年,李治泰山封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