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三章 清溪畔

實際上距離天黑還有好兩個小時,不過第一次到這個地方,需要謹慎。

老規矩,宿營不能在水邊,但是距離水源不能太遠,先找到水源,然後宿營在一里範圍內。

要找水源,如果是在平原,是不太好找的,因為沒有規律,很多善於荒野生存的人,會把尋找水源的一套本領融入身體內,就像是用鼻子就能嗅出水的味道一樣。

在這種略帶山地丘陵特徵的地方,找水源還簡單一點,因為水往低處流,找一座山丘,前後左右四個方向有很大機率就有一方有小河溝,至少有溪水。

“找到了!”方宏指著遠方,隱隱約約能看到一點水的影子。

在野外,很多環境下是找不到溪流的,不過有機會的時候方宏總是習慣於找溪水,因為中華人更習慣於喝涼白開,而不是直接喝自然界中的水。

方宏放下揹包,搭好帳篷,然後端著鍋出發了。

這一次,沒有攜帶足夠的水源,先得打一鍋水。

“槍哥,這一次到俄國,還沒介紹俄國曆史呢。”

“俄國曆史?我以為大家都很瞭解了……”

“說說吧。”

“俄國曆史沒什麼好說的,就是一個小國一路奮發圖強最終變成了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的故事,原因就是他們想要找到出海口,嗯,至今任不怎麼成功。”

出海口,聖彼得堡算一個,海參崴算一個,如果說是SL時代,那當然有很多好的出海口,可是後面畢竟解散了。

俄國太偏遠了,導致歐洲國家都不認為俄國屬於歐洲。

起初中世紀,俄國還在歐洲屬於強國,說的是軟實力,大家都認可俄國強大,畢竟歐洲國家可沒有膽子和土耳其打仗,而俄國敢。

不過到了後來,俄國突然發現,全歐洲的國家都去全世界找好東西去了,俄國漫長的海岸線卻沒辦法出航,因為全年大部分時候,沿海都是封凍的。

所以俄國逐漸落後於歐洲,變得孱弱不堪。

後來彼得大帝一心想要從歐洲取經,開始想要融入歐洲,不過不怎麼成功。

從國旗就可以看出俄國想要成為歐洲國家,卻並不成功。當年在荷蘭,彼得看到了荷蘭國旗,於是將三色旗改了一下順序,變成了自己的國旗,而後面拿破崙征服了歐洲,從荷蘭哪兒借鑑了三色旗,將這種旗幟傳遍歐洲。

現在的歐洲各國,要麼是十字架旗幟,代表就是英國瑞典,要麼是三色旗,俄國法國德國。十字架代表的是上帝,三色旗代表的是革命。

“說一說俄國的文化吧,歷史真沒什麼好說的。”

“俄國的文化?音樂還是文學?”

“各方面吧,除了繪畫之外,俄國在文化的各個領域都是一面旗幟。”

“俄國最出名的應該是天鵝湖,不管是哪一個國家,在古典音樂和古典歌劇的板塊總會有人欣賞天鵝湖,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俄國對於歐洲的影響。”

“還有就是文學,不管是還是詩歌,俄國都算是世界頂尖的,列夫托爾斯泰和普希金的大名在歐洲也是非常著名的。比法國人的驕傲盧梭還更出名。”

盧梭這個人,因為曾經輕視過中華,所以我們的歷史上不怎麼提這個人,在歐洲,盧梭和列夫托爾斯泰齊名。

“除了文學和詩歌,俄國的音樂也還不錯。”

“歌舞劇啊,歌劇啊什麼的就不說了,說一說樂器,俄國有一種琴叫做巴拉萊卡,以前翻譯成三角琴,我記得我剛學音樂的時候,老師都教過我這個,不過我更喜歡吉他,因為可以裝逼,現在想起來,學一下三角琴,才是真的裝逼。”

很難以想象,地球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實際上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西伯利亞廣大區域之所以被它佔據,是因為其他民族的人不喜歡這麼寒冷的氣候,俄國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