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命劉延堅守東郡,只怕是為了拖延時間。
而真正的決戰之所,應該是選在官渡。此地位於鴻溝上游”瀕臨汴水。
鴻溝西聯虎牢、鞏縣、雅之要隘,東下淮泗,為許都北面,東面之屏障,有險可守……
袁紹若攻取許都”必經官渡。
主公亦可行you敵驕兵之計”在此地與袁紹決戰。而且”官渡距離許都不遠,可保障糧道通暢。”,曹操”倒吸一口涼氣,駭然看著賈詡。
如果說他之前重視賈詡,是因為曹朋之語:那麼現在,他開始感到慶幸,賈詡最終歸順了他。
若賈詡歸順袁紹,自己苦苦籌謀數載的計劃,只怕會被一眼看破。
想到這裡,曹操不由得收起覷之心,起身向賈詡深施一禮”“還請文和救我。”
賈詡說:“主公何必擔心。
以詡之見,袁紹若絕主公糧道,也不可能派出大軍。主公只需選一心腹之人,駐守於梅山,便可以使糧道不絕。”
梅山,位於今鄭州市西南出公里處,清朝時曾被稱之為鄭州八景之一一一。
由許都運糧至官渡,梅山是必經之路,同時也易遭遇伏擊的地點……
曹操不由得眼睛一亮,連連點頭。
“文和以為,何人可以駐守梅山?”,“此人需膽大心細,有應變之能;而且”這個人需得到仲德所認可,否則未必能得到足夠支援;其三,這個人還要被主公所信任。詡觀主公麾下,能勝任此事者,非海西鄧叔孫不可。”,“哦?”
“我聽說”鄧叔孫當初匹馬定海西,更使海西成為淮北富庶之地。
其內弟曹朋,亦主公所鍾愛。本來,我想推薦曹友學,可後來一想,他雖然能幹,可年紀必經有些此事關係重大,只怕未必能得人信服。不過鄧叔孫,倒也是一個極佳的人選。”
曹操有些意動,但又有些猶豫。
鄧稷在海西做的不錯,而且屯田成績出眾。
曹操本已準備,來年在淮南開始推行屯田政策,到時候讓鄧稷執掌兩淮屯田。
同時”曹操心裡又存了一樁顧慮。算算時間,鄧稷在建安二年秋入主海西,如今馬上就要建安五年。鄧稷在兩淮的聲望,越來越高,曹操也有一些顧忌。這時候,把鄧稷從海西抽調出來,無疑是最好的機會:可如果抽調了鄧稷,誰來繼續屯田大計?這也是一個問題送走了賈詡之後,曹操在屋中徘徊。
片刻後,他突然停下腳步”“君明!”
“在!”
“立刻派人趕往譙縣,讓友學即刻返回。”,“喏!”,要說對海西的瞭解,恐怕沒有人比曹朋更清楚。
曹操覺得,這個時候他應該問一下曹朋的意見。至於歸宗認祖”有曹汲留在譙縣即可……
建安四年豐二月,江東生了一樁大事。
吳侯孫策,屯兵彭澤。
在渡河準備前往柴桑,與周瑜相會的途中,遭遇數十名刺客伏擊。彭澤屬豫章,是孫策治下。
自孫策平定了江東六郡以來,治安狀況一直良好,可謂是盜匪絕跡。
加之柴桑是東吳水軍駐地,所以更加安全。而孫策呢”有萬夫不擋之勇,武藝高強。故而他並沒有太過於在意,只帶了幾十個親隨出。不成想”對方竟持有邊軍弓弩,數十人同時放箭”而後一擁而上。這些人顯然都不是等閒之輩”武藝同樣不俗,更兼個個爭先,悍不畏死。
孫策雖勇,卻因身中數箭,傷勢嚴重。
但即便如此,孫策仍斬殺二十餘人,最終不支倒地。
幸好周瑜得到訊息,及時趕來援救,才算是將孫策搶了回來。
不過搶回來時,孫策已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