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組今天正式成立。”《雲水謠》劇組官微宣佈,“取這個名字,不是為了唯美,而是為了傳神。此地苦寒,少雲缺水,此乃一也;脫貧致富,八方支援,此乃二也;之於全國,密不可分,大河漲水,小河水滿,此互文對應也。大家看劇照。”
一張照片令影壇尤其那些混日子的娛樂公司的心徹底的涼了。
一張照片裡頭幾十個人,劇組道:“苦水溝第一天團,他們自己取的名字哈。大家看到底匹不匹配這個牛哄哄的名字。”
那能不匹配嗎?你看那幾十個人……
不是!
你看那幾十個形象你能跟那些光鮮亮麗的演員聯想到一起?
咋?
也沒咋,就是形象太逼真了而已嘛。
大美女趙玉穿著花棉襖,頭上包著一個二十年前農村最多的紅頭巾,就是那種看著像那些網紅故意土的時候用的那種頭巾,四四方方外面還有一圈“流蘇”。
她雙頰紅紅的,雙手揣在袖筒中,眯著眼睛衝鏡頭露出一個憨憨的笑容,可那笑容裡包含著太多的風沙悲苦了,以至於觀眾一看到那張臉就忍不住想哭。
但她的衣服是乾淨的,雖然上頭有各種花色的布丁,但就是清洗的乾乾淨淨。
“那不是新衣服,那是洗了不知幾百遍的舊衣服,就是很乾淨。”有觀眾留言,“不是說缺水嗎?怎麼衣服還那麼幹淨?”
推薦下,【\咪\咪\閱讀\app\\】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
當地縣衙官微說:“可能大家不知道還有一種洗衣服的方法叫沙洗。”
什麼?
沙子還能用來洗衣服嗎?聞所未聞的全新洗衣方式啊。
然後觀眾看到張老師的形象。
沒法說。
張老師五十多歲了,但螢幕上演的經常都是比較騷包的中年大叔。
可劇組裡的他穿著一身髒兮兮的中山裝,頭上的帽子不知道咋能褪色成那樣,臉上黑黢黢的,外頭蒙著一層土,嘴裡叼著一根草,還是當地的乾草,揣著袖筒斜著眼睛,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副“吊樣”。
“這劇追定了,你們看張老師的牙齒。”有網友提醒。
放大照片看,那牙齒黃黃的連一點光澤都沒有。
這就是一三十年前村裡中年男人的形象,至少是苦寒之地的農村中年男人的形象。
然後就是……
不!
震撼最大的是鄭英雄,這傢伙簡直就是小一號的張老師啊。
黃板牙,黑臉頰,嘴裡叼著一個旱菸袋,頭髮都板結了,靠著一個倒塌的土牆在抖腿呢,一副十足欠打的樣子。
“這能是鄭英雄?臥槽,你們別嚇我。”劉緒峰嚇得扔下劇本兒衝出來質疑。
《雲水謠》:“他還真是鄭英雄,在戈壁中流浪了二十多天的鄭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