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7章 幌金繩,五火七禽扇

唐僧師徒過了平頂山蓮花洞,到了烏雞國。

烏雞國處設難的是文殊菩薩的坐騎——獅猁!

文殊菩薩是精通“碰瓷”的高手。

當年烏雞國國王好善齋僧,文殊菩薩奉如來佛祖命令,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

只不過文殊並非菩薩法駕降臨,而是變做凡僧,向烏雞國王化緣。

化緣的過程中,文殊故意以言語挑釁,引得烏雞國王慍怒,把祂用繩子捆了,扔到御水河中,浸了三天三夜。

獅猁把烏雞國王浸入水中三年,算是了結這段因果。

最關鍵的是,這三年烏雞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獅猁又被騸過,不能人道,三宮六院也無一人受害。

孫悟空便是想要找藉口問責,也問不到任何一人。

算來算去,唯一倒黴的,便是被水泡了三年的烏雞國王。

文殊菩薩帶著獅猁走後,孫悟空狀似無意的說道:“那烏雞國王肉眼凡胎,認不得真佛,喝罵侮辱,不僅沒了羅漢道果,還被浸在水中三年,倒黴啊倒黴。”

唐僧聽了只是默默誦經,沒有說別的。

烏雞國王把文殊菩薩浸在水中三日三夜,便損傷了如此福緣。

唐僧不僅以敵為友,誤會孫悟空,還寫了貶書,把孫悟空驅逐,不知要損傷多少。

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改。

唐僧就屬於次次犯錯,次次後悔,但下次還是會犯的典型。

狄光磊當年“下次還敢”是在朝局中自保,唐僧就屬於純粹的肉眼凡胎,不辨敵友。

很多時候,狄光磊甚至覺得,猴子應該帶上金箍。

否則指不定哪天忍不住,佛門就該換個取經人了。

霜凋紅葉林林瘦,雨熟黃粱處處盈。日暖嶺梅開曉色,風搖山竹動寒聲。

秋盡冬初時節,唐僧師徒到了一處險峰。

這一路上已經見過不少妖魔,唐僧深知每處險峰必有危險,立刻說道:“悟空。”

孫悟空走了過來,道:“師父有何吩咐?”

“前面又有大山峻嶺,須要仔細堤防,免得中了妖魔的算計。”

“師父只管趕路便是,若有妖魔,徒兒自會處置。”

唐僧心下稍安,卻見前方山坳裡升起一朵紅雲,直冒到九霄空內,結聚了一團火氣。

這團火氣不是別個,正是狄光磊的兒子,紅孩兒。

鐵扇公主懷孕之時便以多種靈藥滋補,紅孩兒出生後更是吃了不知多少金丹仙果,早已成就仙道,得了長生。

但有一樁不好。

紅孩兒先天跟腳太強,成長極為緩慢,至今仍舊是十二三歲孩童容貌,性格也和尋常孩童極為類似,頑皮得很。

唐僧肉他自是一點都不在意,只是想和大名鼎鼎的孫悟空好好耍耍。

紅雲升起,孫悟空立刻把唐僧護住。

紅孩兒見孫悟空身上氣勢,心知只能智取,不可力敵。

身子輕輕一晃,十二三歲的身子繼續縮小,變為六七歲形貌,用繩索把自己吊在樹上,高聲呼救。

“救命啊!救命啊!救命……”

唐僧聽到呼救聲,道:“徒弟呀,這半山中,是不是有什麼人叫?”

孫悟空不想生事,只當沒聽懂唐僧的話,玩起了諧音梗:“師父只管走路,莫想什麼轎。

這荒山野嶺的,不管是人轎騾轎,明轎睡轎,一概都沒有,就算有,也沒有轎伕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