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歷史上也有三國時期?
裡面所謂的名將能跟關羽、諸葛亮相提並論麼?
區區半島小國,征伐起來也沒意思啊,就算統一了全國,也僅僅只是彈丸之地,有這功夫,還不如重溫一下華國背景的《三國志》系列遊戲,所以直接pass。
當然,《東海三國志》本來只是特定給韓國玩家制作的,是為了夾帶私貨,國際玩家喜不喜歡無所謂,而且這只是沸騰遊戲的一個小專案,順手就弄出來了,不值一提。
沸騰遊戲這兩年的大專案,國內是2d轉3d版本的《金庸奇俠傳》和同樣2d轉3d的《大話西遊》。
這兩個專案前世都是不存在的。
《金庸奇俠傳》本來就是原創遊戲,先是從1d文字mud遊戲轉為2d,如今由2d轉為3d,同步進行的還有手遊轉化,預計明年推出。
《大話西遊》前世只有2d,今世則升級為了3d版本,回合制也改成了角色扮演類副本模式,但副本地圖裡,玩家們同樣需要組隊打怪,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
兩款3d版本遊戲的最大優勢就是,武功、仙法技能更加炫酷逼真,打擊感更強,飛簷走壁、騰雲駕霧也不再是幻想。
這些有關遊戲策劃方面的事務,都需要方傑親自過問甚至參與其中,所以別看這兩年他在遊戲方面好像沒幹什麼事,其實大部分時間精力都花在了這上面。
尤其是國外專案,真人語音升級版《征途》,那可是花了他不少心力。
真人語音咒語遊戲設定,是在2011年過年期間,方傑閒來無事突發奇想弄出來的,本來是打算弄一款新遊戲測試一下這個策劃設定,但恰逢收購油管未果,於是為了短時間拿出成果出來,便把《征途》“廢物利用”了一下。
這個遊戲設定存在的最大的技術難點,就是語音識別技術,不過在很早之前,沸騰遊戲、華為、清華同方就在聯合研究這項技術了,雖然目前還不是太成熟,但在遊戲中運用足夠了。
反正遊戲只是識別特定的語音,且允許有一定的容錯率,即一句“咒語”唸的不是很標準,缺個吧字,只要關鍵詞沒少,一樣可以被識別。
其次就是伺服器計算的問題,玩家們發出的海量語音需要伺服器識別,加大了伺服器的資料吞吐壓力,但好在沸騰超算中心建立了,所以這不存在什麼問題。
真人語音升級版《征途》是在2011年10月份上線的,也就是《好歌曲》差不多即將收尾的時候,在方舟遊戲平臺上正式推出的。
就像此前所說的那樣,該升級版遊戲推出後,逐漸演變成了一場在海外玩家們之間病毒式傳播的唸咒狂歡。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方傑,恰恰就是點燃這場狂歡的導火索。
因為他缺席的幾場《好歌曲》,其實是正在方舟影片平臺上搞遊戲直播,向廣大玩家介紹這款真人唸咒遊戲有趣之處的同時,也是為了給其他的遊戲主播和up主打樣,引導他們進行病毒式宣傳。
當然,他的遊戲直播方式,不太適合往精神病患者方向走,他只是充分利用了超強記憶力的優勢,用一百多個國家的語言,將各國經典的名句唸了出來。
比如《美少女戰士》變身的口號,他就是用日語念出來的,《哈利波特》裡面的經典魔法咒語,他是用純正的英式英語唸的,比如泰語,他念的是泰國佛牌龍婆班招財心咒……諸如此類,全都是各國民眾所熟知的內容。
且不說這麼做有多牛逼,以至於“牛逼教主”這個稱號也火到了國外,也使得“牛逼”這個詞的意思和中文發音被廣大海外玩家徹底掌握。
只說這麼一來,這款真人語音唸咒遊戲給各國玩家的代入感就很強了,他們發現自己國家的語言以及名言名句,在這款遊戲里居然也能識別,這很有趣,也有一絲絲與有榮焉的感覺。
這就好比哪怕華國和花旗國之間不對付,但民間某個人或某個事物要是在對方那裡出了名或者被官媒q了一下,國內這邊的民眾瞭解到之後,也會覺得與有榮焉,然後忍不住就想對其瞭解的更多。
利用這種心理拉流量的手段,前世很常見,那些新聞頭條裡經常出現類似的標題和內容,諸如“火遍油管的中文歌”、“老外看《功夫》的爆笑反應”、“漢服驚豔街頭”等等。
方傑同樣也是利用這個招數,將一百多個國家的玩家全都帶動了起來。
這些國家的玩家或路人,看到這段直播或者錄製的影片後,第一反應肯定是學著國際水友們,用中文大讚方傑一聲“牛逼”,而接下來,肯定是要進遊戲看一眼,試試自己國家的“咒語”在這款遊戲裡是否有效了。
而作為一款將“心流”發揮到極致的遊戲,一旦這些路人入坑,再想爬出來可不容易,入坑期間為了肝遊戲,再學幾句華語名句,也就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大量路人或玩家入駐《征途》後,也給了那些靠流量吃飯的遊戲主播和up主的創作動力,誰的內容更能吸引眼球,誰就能斬獲更多的流量,就能拿到更多的廣告費。
於是,病毒式傳播就這麼開始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