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獨孤信的書房之中。
獨孤信面色凝重,彷彿有千斤壓頂。
他當然不是在想和楊忠結親之事,而是在回憶方才他府上的隨從來給他稟告的訊息。
是從宮中傳出來的。
趙貴反了。
趙貴是柱國大將軍,手中也是有兵的。
雖說如今宇文護掌權,明裡暗裡都有削弱趙貴的兵權。
可是趙貴出身豪貴之家,六鎮起義時期,早年帶領鄉人南遷避亂,遭到葛榮起義軍拘禁。
葛榮起義平定後,又隨太原王爾朱榮征伐元顥之亂,授伏波將軍、武賁中郎將。
他還跟隨過賀拔嶽平定關中,遷鎮北將軍、光祿大夫。
永熙三年,在賀拔嶽遇害後,趙貴又是第一個提議迎立宇文泰的人。
如今,宇文氏立國,趙貴可以說是對於宇文氏有首倡大謀,又有克復仇恥之功。
他多年南征北戰,跟隨過不少能人,討伐過不少賊子。
趙貴在朝野上下的威望,也不比宇文護少多少。
宇文護能有如今在朝堂之上的威望,其實更多的還是靠著宇文泰的遺澤。
而趙貴又不服氣,宇文護能受宇文泰遺命,成大周的託孤重臣。
早在涇州,宇文泰病危,召宇文護北上託孤之時,趙貴就心中不忿。那時,明明趙貴就在宇文泰身側,偏偏宇文泰就是到死,也不向他託孤。
而是召遠在長安的宇文護北上。
宇文泰薨逝之時,趙貴還被宇文護怒罵斥責。
趙貴因宇文泰新薨,這些事都忍了。
可是如今,回到長安,宇文護在廟堂之上,一言獨斷,完全不賣他趙貴的面子。
趙貴曾居二闕之險,周室定二分之功。
彼此一時,其功顯赫。
曾經越是顯達風光,如今趙貴被宇文護壓制,就越是憤懣怨恨。
趙貴今日在朝堂之上,夥同天王宇文覺,對宇文護髮難。
大周天王,宇文覺。
他雖然在自己的從兄宇文護面前唯唯諾諾,曾經宇文護扶持他上位之時,宇文覺可是半點忤逆宇文護之語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