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或者說權威醫院,做到這一步,那就不會缺少病人,並且還有定價權。
這不但名有了,利也有了,還能治療救人,真是一舉兩得,一魚三吃啊。
顧偉走在前面,聽到兒子和女婿的對話,奇怪地問道:
“小夏,你這是對中藥感興趣了?我記得你之前不是一直說中醫中藥都是幌子,忽悠人的。你那什麼胃藥丸、十大補腎酒啥的,不都是掛著中醫的名頭,實際用了西藥的成份嘛。”
“哎哎哎爸,你這話說出去,可是會影響我光輝的形象啊。”
顧忠國和顧忠軍兩兄弟就聽不懂父親和妹夫在聊啥了,咋又扯到中醫中藥上去了?
陳夏做為一名西醫教育培養出來的醫生,對中醫中藥的態度一直是持保留意見的,不說反中醫吧,但也不會提倡。
先不說中醫有沒有效的問題吧,光是看看現在中藥的亂象,就讓人對吃中草藥就不放心。
而且國內的中藥、中成藥生產廠家為了方便賺錢,臨床實驗資料造假實在太多了,很多藥物說明書都非常非常不規範。
用法用量都是毛估估,成人吃多少能達到治療量?兒童吃多少?一般的中成藥都是不明確的。
頂多就是什麼一包,半包的大概描述一下。
甚至很多中藥對於什麼副作用、禁忌症、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藥理作用等等,都沒有明確的研究,後面就寫一個“尚不明確”。
尚不明確,你就敢上市了?就敢給病人吃了?
不光是中成藥市場亂,中草藥市場就更亂了,不說你的藥材正不正宗吧,也不管你一年漲幾次價吧。
就說你同樣一味草藥,用多少量,這都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全看醫生經驗大概估計一下。
這個就非常要不得,過輕沒效果,過量要引起一系列毒性反應,每年因為吃中藥導致“藥物性肝炎”、“腎炎”的患者非常非常多。
吃這些藥,你這不是治病,你這是自殺。
後來陳夏對中藥認識的改變,源自屠呦呦奶奶的青蒿素研究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這說明,中醫中藥,只要好好研究,按西藥的檢驗標準和工藝來提煉,那是大有可為的。
別扯什麼屠呦呦的青蒿素提煉方式採用了西藥標準,所以不能稱之為“中藥”。
屠奶奶自己都說了,她是翻看了古代中醫書籍,在裡面找到一條關於青蒿能治療瘴毒或瘴氣(瘧疾),然後才去研究的。
陳夏現在有錢了,在醫療衛生系統也有一定的名聲和地位了,他就想著扶持一下中醫,糾正一下中醫們的錯誤方向,免得他們走上邪路。
同時,他廣泛收集中醫中藥名方,秘方,再加以研究、生產,取代曰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漢方藥”生產商,出品商,那可是幾千億的大生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