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HK1028 曙光者的定位!

&ns

……

這一連串的資訊資料,代表著極其優秀的通訊系統,甚至可以說是,無法被超越的通訊系統。平均延遲0.72毫秒,這幾乎可以算是零延遲。

一秒等於一千毫秒,0.72毫秒的平均延遲,也就是說,第二代曙光者與in秘網之間的通訊資料,只需要不到千分之一秒的時間,便可以完成交換。

如果沒有in秘網的存在,第二代曙光者的通訊系統,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低延遲的資訊交換速度。

“很好!”第二代曙光者的駕駛艙,石磊情不自禁的激動道。

幾近零延遲的資料交換,為第二代曙光者,提供了強大的遠端資料支援,保證了第二代曙光者的絕對作戰力。

曙光者究竟有多麼強大?

第一代曙光者,並不算強大。第一代曙光者可以被反器材狙擊步槍,輕易的終結掉。面對高爆手榴彈、單兵地雷、rpg火箭筒等時。第一代曙光者的防禦力,又顯得有些單薄。

加上高達五百萬元的成本造價,讓第一代曙光者僅僅只生產了十多架,便被榮成軍區徹底放棄。

第二代曙光者對比第一代曙光者,戰鬥力提升了非常多。可造價也從五百萬元,上升至了一千三百二十萬元以上。

一千三百多萬的成本,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第二代曙光者的作戰力,如果放在榮成軍區,它依舊十分弱小。

為什麼呢?

比如說,面對坦克的時候。第二代曙光者獲勝的希望不大;面對武裝直升機的時候,第二代曙光者的勝率,同樣也不高!

普通的武裝直升機,面對搭載了飛箭系列小型導彈的鋼鐵號時,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一架鋼鐵號的成本造價。僅僅十萬元不到,從某些方面來說。鋼鐵號的戰鬥力。也要超過第二代曙光者。

甚至於,夏國生產的冬風系列導彈,只需要其中成本造價為兩百多萬的中型空對地導彈,也能夠成功的滅殺第二代曙光者。

以兩百多萬的造價,剿滅一千三百多萬的目標,這絕對是一個划算的生意!

透過這些分析。第二代曙光者的戰鬥力,真心的不強大。但是石磊為什麼還要執意發展曙光者呢?

其實將曙光者用於和坦克、武裝直升機、導彈、鋼鐵號等進行對比,完全就是錯誤的做法。因為,每一種武器的定位不同。可以產生的效果也就不同。

例如鋼鐵號,搭載了飛箭系列導彈之後,的確非常的厲害。在空中,不僅剋制地面裝甲與單兵武裝,還能夠和武裝直升機對抗。不可否認,鋼鐵號的確是十分優秀的軍用武器。

但鋼鐵號在狹小的環境中,戰鬥能力呢?

坦克非常厲害不假,可坦克能夠進入複雜的城市環境嗎?

中型以上的空對地導彈,的確可以擊毀第二代曙光者,但前提是擊中第二代曙光者!

第二代曙光者的定位在於城市巷戰。在複雜的城市環境,和平年代中,坦克不可能進入的,武裝直升機也不可能進入的,什麼導彈啊,更不可能對準城市發shè。

可第二代曙光者是類人型的外骨骼裝甲類武器,它完全可以在城市環境中,遊刃有餘的作戰。配備了超高強度的合金盾牌,讓第二代曙光者,在城市作戰環境,幾乎可以稱霸無敵。

想一想這樣的情況,左手握盾,右手執劍,揹負山寨電磁炮的曙光者,在城市環境中作戰所向披靡,沒有任何敵人是曙光者的一回合之敵。

那才是曙光者的定位!

第二代曙光者的駕駛艙,石磊檢視了一下hud透明顯示器,提示的能量剩餘資訊,目前曙光者還剩下百分之一點三的能量,機載的主系統,無法判斷剩餘能量可以提供的作戰時間。

“解開du li懸掛支撐系統!”石磊向機載主系統發出了語音命令。

機載主系統便是石磊開發的,擁有語音識別系統,可以識別與曙光者相關的語音命令。當石磊的命令下達後,一體化配套裝置發出了一陣氣泵洩氣的聲音。

du li懸掛支撐系統,將第二代曙光者,緩緩放了下來。

石磊稍微嘗試著抬起腳,第二代曙光者已經連結上了in秘網,透過in秘網的計算支援,第二代曙光者幾乎完美的復刻了石磊的抬腳動作。

透過駕駛第二代曙光者,仿若科幻電影或動漫中,那種神經連結交換資訊控制系統一般……

.。

ps:感謝大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