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城是抗日根據地邊區,最靠近的一座敵城,城區內構築著數量不少、而且很堅固的單體工事和碉堡,隱秘的火力點更不知有多少。
守備榆社城的日軍指揮官,是一個非常狡猾、陰沉、做事謹慎的傢伙,為了防備八路軍突然攻城,想盡一切辦法,掠奪搶購大量的糧食和布棉,武器彈藥準備到位,城內防禦可以堅持半年不求補充。
榆社城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北城設有城關,城牆外是多條雜亂的小溝豁。小溝豁外是一片墳地,墳地碑石林立雜草叢生,老遠看去是一片不算太密集的樹林。
東門出去,直接就是榆遼公路,在城門兩邊往外十米,各築有一座二層碉堡,碉堡周圍是鐵絲網,鐵絲網外面是壕溝,透過壕溝吊橋,可以直接走上榆遼公路。
城南門派兵鎮守,出南門透過壕溝二十米,是城牆外的一個小高地,高地上建一簡易炮樓,裡面有一個班日偽軍據守。
西門城關比起其他三門都大,外圍的民房,離城牆比較近,有利於攻城部隊,隱蔽靠近突然發起進攻。但是守城日軍指揮官,在西城門佈下重兵把手,很難突破。
周參謀長根據所偵察到榆社城的外城日軍佈防,以及地形地貌,命令七七二團一營攜山炮一門,主攻方向為城西關西南角。
二營兩個連主攻城南二十米小高地敵炮樓,一個連埋伏在城門外,一旦敵人向城內潰逃,就地殲滅,三營為預備隊。
命令第十六團四營攜帶機關炮,攻擊城西關西北角,配合七七二團一營,突破城西關敵人火力陣地,並快速佔領、鞏固陣地、擴大戰果。
六營佈防在榆社城北門,利用城外小溝豁以及墳地,投入相應火力實施佯攻,並派出一個連監視城東門兩個碉堡裡的敵人,時機適當進行火力牽制,七營作為預備隊。
部隊很快進入預設陣地,就等打響攻城第一槍。
此時站在距榆社城不足一千米、戰地指揮所的周參謀長,下達部署攻城命令,不時的看著腕錶,當在九月二十三日腕錶時針對準二十三點,周參謀長打響攻城第一槍。
七七二團郭團長、第十六團查團長,在聽到第一聲槍響,帶領部隊快速向城門撲去。
部隊突然發起的進攻,引起城內外家狗和野狗的狂吠,驚動了半睡眠狀態的守城敵偽軍,馬上警覺地端槍對著城外一陣盲目火力反擊。
進攻的部隊在敵人雖然盲目,但火力兇猛的阻擊下,各團指揮員,命令部隊藉著夜色掩護,隱蔽的快速突襲城門。
周參謀長在戰鬥一打響,就帶著身邊的幾位參謀,快速衝向西門,親自指揮部隊攻城。
部隊雖然已經接近城牆外,由於地理地貌受限,有的部隊展開進攻,有的部隊被城牆上敵偽軍強大的火力,阻擊的無法向前推進。
周參謀長看到攻城受阻,馬上命令停止攻城,在城外留下一部小部隊,隱蔽的構築工事,主力馬上向後撤退一百米,就地隱蔽,等待再次攻城命令。
天已經放亮,城裡城外都看的非常清楚,周參謀長心中著急,馬上召開團營陣前緊急軍事會議,著重研究對榆社城,發起第二次進攻的作戰方案。
就在這時,陳司令帶著幾名戰士跑到陣前指揮所,聽大家做了彙報,馬上帶領團營幹部,冒著敵人的密集炮火和激烈的火力阻擊,利用行進中的地理地貌和隱蔽物,有時竄出幾步,有時匍匐前進,冒著生命危險,貼近城外仔細觀察、敵人的陣地兵力佈防及火力配置,密切關注碉堡的射孔高度和密度。
陳司令冒險帶領團營指揮員,親臨前沿陣地偵察,回來後,他著重指出:“根據偵查,從總的方面看,敵人藉助堅固的城牆,密集的火力點,還有碉堡輻射面的寬度、距離,我們的裝備和佔據的地理位置不如敵人。